通讯员 许晓焓
今年以来,柏林镇人大在区人大常委会指导下,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引导人大代表参与到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全过程,有效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院坝会里访民情
一个院落,几张凳子。日前,柏林镇人大华盖村人大代表小组的10名人大代表分别走进各个村民小组,把人大代表“进家”接待选民开进了院坝会。院坝会上,人大代表与选民面对面交流谈心,实现人大代表接待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零距离”,真正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我年纪大了,几个儿子因为我养老的事吵个不停,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院坝会上,彭大娘缓缓道出烦心事,说到动情处,眼里似乎隐含着泪光。最终,在区、镇人大代表简显彬的调解下,彭大娘的几个儿子达成赡养时间分配、赡养费用承担等协议,一家人冰释前嫌,和睦如初。
随后,简显彬还在院坝会上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赡养老人的相关法律知识,以点带面,提高村民法治意识。
耐心调解止纠纷
“现在不担心下雨时房子被淹了,吃水也放心了。”柏林镇兴农村9社的刘大爷向前来回访的人大代表梁嘉顺表示。他家老房子背后堵塞的水沟已经恢复通畅,邻居的污水也联通污水管网,不再流向水井。
原来,今年10月中旬,区人大代表梁嘉顺在走访选民时,刘大爷反映,邻居修厕所的污水流向他家水井,影响了全家人的饮水卫生和安全。同时,邻居修房子的石头将他家老房子背后的水沟堵塞,下雨时,房子有被水淹的危险,他多次要求邻居整改无果后发生纠纷。
梁嘉顺立即联系柏林镇建设办相关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情况,组织开展调解。最终,刘大爷的邻居承认清掏被堵塞的水沟。同时,在五日内完成污水管网安装,将厕所污水流向污水池,确保刘大爷家的饮水安全。
用心用情解心结
“我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今后不再上访了……”前不久,柏林镇华盖村村民陈龙(化名)看着新修建的房屋露出了微笑,一件持续多年的信访案终于得到化解。
30多年前,陈龙因房屋确权一事与堂兄弟起了矛盾,上诉至区法院,后不服区法院及重庆一中院的民事判决,连续多年上访要求重审。
区、镇人大代表李浩了解情况后,多次走访调查,组织召开专题研判会,对此信访诉求再调查、再研究、再化解,安排工作专班人员对陈龙进行思想疏导和普法宣传。同时,落实工作人员协助其办理房屋拆建相关手续、申请办理用电许可等。最终,在李浩及有关工作人员帮助下,陈龙的房屋开始修建,多年的心结也终于打开。
今年以来,柏林镇人大积极担当作为,充分调动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强大合力。截至目前,该镇共发动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74人,开展宣传活动60余次、接访下访280余次、走访接待选民730余人、联系群众210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74件、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
接下来,柏林镇人大将继续发扬人大代表模范带头、实干担当、创先争优的良好作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