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

——江津区科技局2020年工作回顾暨2021年工作展望

版次:32    作者:周娅 谭世宇2021年01月28日

江津区科技创新中心

调研企业科技发展情况

新型材料PVS导光板生产线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设置在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的“城市电梯安全智能管理运营平台”

2020年,江津区科技局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契机,致力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全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有效提高。

2020,这些“热点”诠释着我们的努力

源动力源源不断

R&D(指从事科研与试验发展活动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经费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2020年,区科技局一方面积极协助申报和兑现科技项目补助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对企业开展调研和创新激励政策宣传解读,向企业传导“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转型升级、占领市场份额、创造无限商机”的发展概念,鼓励企业重视创新,敢于投入。全区R&D投入预计达到26.4亿元,同比增长12.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高于重庆和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由2019年的172家增加到211家,增长22.67%,数量居主城新区第一,全市第五。

2020年,全区新培育科技型企业409家,总量增长至1125家,增幅57.12%。科技型企业总量居主城新区第一,全市第六。

2020年,随着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实验室揭牌成立,创嘉众创空间成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全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众创空间均实现零突破,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63家。

科技成为金融“热点”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区新增支持184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09亿元,同比增长48.6%;累计支持391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7.75亿元,贷款总量及增量均居全市第一,引导其他商业贷款10.94亿元。

结合开展种子基金、专利质押融资贷款,截至目前,科技金融已累计支持企业创新贷款融资超25亿元。

招商“引资”更“引智”

2020年,区科技局主导或协助引进SGS集团与重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设“储能检测中心”、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重庆产业基地项目、中科院喀斯玛科创中心等科技招商项目10余个。

区科技局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开展招才引智和产学研合作对接,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促进科技成果来津转化落地,先后引进院士专家团队6个、海外专家团队1个。

更多创新人才涌现

2020年,随着“津鹰计划”“英才计划”的实施,更多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江津涌现。全区新增“市级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个,“市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位。全区累计有“市级创新创业示范团队”6个,“市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位,培育“区级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5个。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2020年,区科技局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指导全区13家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培训、项目对接等活动102场。

同时,区科技局积极组织举办江津区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联合约30个部门、30余家企业、7所高校以及科普基地共同开展疫情防疫科技展、科普讲解大赛、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线上线下向广大群众普及科技创新知识、政策等。

目前,全区已成功认定市级科普基地4家,区级科普基地12家。全区有4家企业荣获“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其中3家企业获得科学进步奖,1家企业荣获企业技术创新奖。

防震减灾能力加强

防震减灾是科技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2020年,区科技局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强化,预警监测水平迈上新台阶,城市震害防御基础能力不断提升。麻柳地震监测台实现全年无故障运行。国家级、重庆市级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项目布点数量全市第一,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进度全市领先,学校、医院、建设工程等重点区域专项检查全覆盖。近五年来,全区先后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项目14个。

2021,这些“热词”将伴随我们的工作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区科技局科学谋划编制我区“十四五”科技发展蓝图。区科技局坚持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服务,深入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突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对江津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努力建设重庆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科学城

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把江津建成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重点围绕“一园两圈”,推进双福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建设,打造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高效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强化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发展数字产业集群,不断健全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双福、圣泉、德感等地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建成科技生态城市,构筑“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科技竞争力

发展先行,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江津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江津科技竞争力。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支持规上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与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科学成果转化成效。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企业后备军”;引进和培育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让高价值科技成果快速走向“生产线”;引导高校、企业开展资源与需求的对接,促成一批科技项目落地。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引进一批服务能力突出、商业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机构,为我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重点锁定院士专家团队、行业领军人才实施招商引智;按照科技行业领域分类,以企业、高校为平台,分类别培养专业人才;组建科技类联盟、协会,建立创新创业活动机制,以沙龙、路演、成果对接会等丰富双创活动形式,切实增强我区创新创业氛围;选派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本版图文由 周娅 谭世宇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