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生 托起美好生活

——江津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2021年工作综述

版次:10    作者:贺宝胜 龙春梅 龙雨馨 李金灿2022年01月08日

江津区2021年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网络招聘活动 (第四场)现场

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到区委老干局为离退休干部现场资格认证

“为江来 更津彩”校园招聘活动走进重庆理工大学

石门镇李家村食用菌基地就业帮扶车间

区人力社保局诉调一体调解现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两金”支出1.1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9亿元,为企业减免社保费6.33亿元;落实一次性留工补贴191.1万元……2021年,我区一项项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一笔笔增进民生福祉的资金投入,化为群众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连续三届获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先进表彰,2021年被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江津就业和人才中心获评全市人力社保系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在重庆市第四届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一张张鲜亮的成绩单,成为区人力社保局情系民生绘新篇的有力印证。

跨区域合作 市民就业质效同升

“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求职的朋友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2021年2月23日,江津区2021年春风行动首场“直播带岗”——“江津&泸州”直播带岗招聘专场在区融媒体中心直播平台准时上线,江津、泸州7家重点企业携5300余个岗位参加直播。

“有没有双休?”“任职资格有哪些要求?”直播中,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等4家江津企业和3家泸州企业招聘负责人纷纷出镜,展实力晒待遇,发布招聘需求等信息,区就业和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化身“职推员”,为广大求职者臻选、推荐优质岗位。

当天,远在贵州遵义的“95后”小伙子廖凯足不出户,就通过直播带岗顺利入职玖龙纸业(重庆)有限公司。

这不是个例。2021年以来,区人力社保局以“稳就业岗位、保居民就业”为主线,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实现双线招聘,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江津—泸州”川渝合作专场招聘为主题,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2场,发布岗位5.46万余个,6.61万余人参与线上线下求职,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42万余人次;组织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重庆市开州区开展就业扶持系列活动,累计为开州区提供岗位2783个、培训331人,为芒康县提供岗位224个。

就业稳,经济稳。良好的就业支撑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为全方位提升就业质量,在市人力社保局和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一园两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被区政府纳入2022年重点项目。

聚焦流程再造 社保服务一站办结

“社保领导真英明,综合窗口更便民,为区人力社保局领导及工作人员点赞!”2021年10月20日,重庆市江津区誉华建司送来锦旗,点赞江津社保服务工作。

自去年10月新系统上线起,社保服务大厅按照“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的模式,将原来的退休申领、单位参保、工伤待遇等39个社保专项办理服务窗口,整合为12个社保综合业务受理窗口、2个反馈窗口,使原来“专岗办理”的业务转变为“一窗综办”,实现了所有社保对外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站办结”。

除线下办理外,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还大力推进社保业务网上办、预约办、就近办、跨省办,养老保险参保、待遇申领、社保卡等72项社保服务实现网上办理,关系转移、资格认证等24项社保服务实现跨省通办,群众可直接依托“重庆人社”APP,实现社保业务随时办、随地办。

“我买了下午两点到深圳的飞机票,还怕赶不上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去年12月3日,远在广东省深圳市的张泽钧提前3天在“江津人社”微信公众号上预约个人业务后,即来即办,10分钟便将营业执照个人补缴业务全部办理完成。

自去年11月开展社保补缴工作以来,社保中心大厅日均受理业务量近1000件、接待群众1500余人次。全体干部职工提前到早上8点上班,对下班前已完成领号或下班后前来申办业务的办事群众,服务窗口主动延长服务时间,直至当天群众业务全部办结,让服务对象“一次办成”“不跑空路”。近两个月以来,社保中心大厅共计受办业务6万余件,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发力“津鹰计划” 筑巢引凤英才荟萃

筑巢引凤聚人才,“津鹰计划”成效显著。2021年9月,“为江来 更津彩”重庆市江津区重点企事业单位赴高校招聘活动启动。招聘活动先后走进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大学5所高校,共组织45家单位提供1643个岗位,吸引4000余名青年学子参加,达成就业意向人数近1500名。

“家乡的变化一年一个样,给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愿意学成后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的重庆妹儿黄媛馨,在活动现场激动地告诉工作人员。

其实,此次招聘活动只是江津实施“津鹰计划”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区人力社保局坚持“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围绕发展所需,先后出台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人才服务模式,线上创建江津智慧人才平台,线下打造科创人才服务港,持续完善人才发展生态;围绕人才所能,成功举办第五届创业创新暨职业技能大赛,设置8个竞赛项目,吸引100多个项目3000余人参赛,为共建“技能江津”增添更多活力。

多方合力联动 跑出治理欠薪“加速度”

“我们能够这么快得到拖欠的工资,全靠这么多部门联合为我们调解讨薪,效率太高了。”近日收到工资的陈亮看了又看收到的到账短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回想讨薪初期,陈亮眉头紧锁:“要不到,话都说尽了都没要到,4月份做的事,一直拖起工资不给,我们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

农民工讨薪难,政府来“撑腰”。江津区出台《劳动争议纠纷诉调一体对接工作办法》,创新探索诉调一体对接机制,整合劳动争议领域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功能,实现司法确认当场申请、调解协议随即签订、法院立案线上作出、裁定文书邮寄送达。

经区人力社保局积极调解,公司有关负责人当即与陈亮等被拖欠工资的17人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金额共计40余万元。随后,区人民法院立即介入进行司法确认,逾期不支付,陈亮等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从陈亮等人到区人力社保行政执法支队反映情况,到工资全部拨付到个人账户,仅用了30天。

据了解,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仅是江津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有力举措之一。区人力社保局还通过开展三大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加强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等举措,多管齐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仅2021年就排查处理欠薪隐患292起,涉及1万余人,金额1.13亿元。江津区已连续三年获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A级区县。

聚焦乡村振兴 扶上马再送一程

“活路干着不算累,而且10多分钟就能走回家,当然开心!”50岁的聂永莲以前在重庆市南岸区做家政服务,近日返回家乡石门镇李家村食用菌基地就业帮扶车间找到了“新工作”。

近年来,区人力社保局按照“政府+企业+市场+脱贫人口”的思路,紧盯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凝聚政府、市场、企业、群众多方力量,鼓励引导技能门槛低、增收效果好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型企业申报创建就业帮扶车间,带动脱贫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

与此同时,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区人力社保局制定五年巩固拓展人力社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出台支持先锋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十条措施。2021年,全区脱贫人口就业11850人,占去年务工人数的100.2%,脱贫攻坚成果得以巩固。

枝叶总关情,花开别样红。未来,区人力社保局将继续把“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付诸于事业发展全程,以实干和担当为150万江津人民交出厚重暖心的民生答卷。

本版图文由 贺宝胜 龙春梅 龙雨馨 李金灿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