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李婉龄 李汶柳2023年01月10日
本报讯(记者 李婉龄 通讯员 李汶柳)随着我区中小学生陆续进入寒假,日前,区教委发布寒假校外培训重要提醒,提醒家长假期要谨慎给孩子报培训班,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或单个科目不超过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同时,凡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均是“黑机构”。
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江津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经全部压减清零,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或个人,均是无证无照、未经审批的“黑机构”。“黑机构”或个人工作室未接受资金监管,存在随时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风险,一旦出现跑路等问题,家长缴纳的培训费用很有可能“打水漂”,无法退还。
同时,寒假期间,家长也要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如孩子确有美术、音乐、体育、舞蹈、书法、棋类、科技等非学科培训需求,建议选择具有资质、信誉良好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在线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
报名缴费时,家长需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找到培训机构和相应的课程进行购买,主动将培训费缴存至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专用账户,并索要正规票据,坚决抵制校外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折扣、送课等方式诱导超标超期缴纳费用,以防校外培训机构出现“卷款跑路”“退费难”等问题。
“另外,选择合规培训机构还要‘三看’。”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看证照是否齐全。校外培训机构应同步持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目前,我区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均为非学科类,已进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可使用手机免费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询机构相关信息。二看师资是否合格。即从事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并张贴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三看收费是否公示上墙。即收费项目、标准、银行监管专用账户等应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公示。
区教委呼吁广大家长,拒绝到以“教育科技、教育咨询、文化传播”等名义经营的无证照场所参加培训辅导,自觉抵制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或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如果市民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寒假期间组织学科类培训等违规行为,可拨打区教委电话47524390、47523273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