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璜临港产业城: 开放答卷的书写逻辑

版次:04    作者:谭谣2023年01月17日

正在崛起的珞璜临港产业城

2022年10月16日,陆海新通道国际铁路联运(泰国玛达浦-老挝万象-重庆江津)班列抵达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

2022年9月13日,首批平行进口高端摩托开进珞璜临港产业城

珞璜长江枢纽港

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

开放平台实现新突破

当前,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江津珞璜临港产业城提交的成绩单含金量十足,凸显了开放引领与经济引擎的双重使命。

截至2022年12月底,江津综保区预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约158亿元,同比增长25.8%,是全市唯一实现进出口额两位数增长的开放平台;其中保税加工64亿元,占比约42%;加工贸易占比首次站上40%的关口,2022年新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企业4家,目前网内共有一纳企业10家,实现开票金额约2.6亿元;网内企业一般贸易业务、外汇收支等质量效益指标分别增长10倍和7倍;综保区开放平台运营实现多个零的突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平行进口车试点企业零的突破、保税研发零的突破、汽车整车成套KD件出口零的突破。

这样的成绩单来之不易。站在新的时代节点上,珞璜临港产业城把提升开放空间和经济动能作为主攻方向,以前沿科技产业、新型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产业等重点领域为开放突破点,致力打造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内陆开放样本。

网内业务迈出新步伐

江津珞璜临港产业城以江津综保区为依托,打好对外开放牌,算好产业发展账,用活政策推进剂,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凝聚了澎湃动力。

江津综保区亮眼成绩的背后,得益于保税加工、保税贸易、一般贸易和利用外资等不断延展和各种新兴业态高速成长;得益于珞璜临港产业城对内深挖潜力,不断完善口岸功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同时,不断激活存量产业的发展活力,对外拓展资源,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推动各真实贸易业态快速落地,从内外两个维度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口岸功能的日趋完善,标志着江津综保区的开放磁场已经形成。2022年10月26日,珞璜港进境粮食中转码头项目经海关同意,正式获批进境粮食中转码头资质,可开展进境粮食中转业务。2022年10月10日,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通过重庆海关验收,为珞璜临港产业城再添开放新动能。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重庆水运口岸珞璜港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向前推进。而江津综保区老挝仓储集拼中心的挂牌成立,为珞璜临港产业城延伸东盟国际通道,优化铁路站场仓储和装卸功能,提升国际班列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载体。

各项功能的完善,切实推动了江津综保区开放平台政策“金篮子”功能得以发挥,推动网内业务快速发展。比如,位于江津综保区内的华源精科液晶模组与总成加工贸易项目,在充分利用合理关税贸易规则,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降低关税成本,推动降低企业成本,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江津综保区网内业务回归综保区贸易本质,各项指标逐步“脱虚向实”,意味着过去单纯追求数据发展的模式得以根本扭转,形成了“通道+平台+贸易”的产业发展模式。

新兴业态取得新成效

新业态作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备高创新性、高成长性和高发展潜能,代表着产业结构转换的新趋势。珞璜临港产业城通过畅通大通道、建设大枢纽、形成大集散、集聚大产业,各种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做实做强做优开放型经济中实现产业迭代升级和集群发展。

“通道+平台+贸易”的发展导向,是珞璜临港产业城开放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及RCEP经贸合作机遇,紧盯保税+、贸易+物流等产业方向,加快培育外贸新主体,丰富外贸新业态,增强外贸新动能。

2022年,江津综保区先后引进两家平行进口车企业落地并参与全市试点评选工作,走货业绩均排在全市参评企业前列,其中渝津欧公司实现50台平行汽车进口,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完成目标任务的试点资质参选企业。重庆金睿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内网首家企业。同时,江津综保区还充分合理利用相关功能,积极拓展其他贸易新业态业务:泰富捷高端摩托车保税仓储分拨项目已完成试运行,保税物流和进出口贸易等项目加速推进。露珠生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用于保税研发的蚕丝丝胶等货物、香港帝威半导体存储颗粒保税加工及检测维修业务等经济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推动网内活跃企业量质齐升。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明确提到,支持更多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提升二手车出口质量。江津综保区通过对接引进国内项目,全力打造二手车整备出口基地,带动交易、整备、检测、物流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主要面向欧盟和东盟地区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跨境电商,是珞璜临港产业城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江津综保区充分利用通道物流与开放平台的双重优势与市区两级政策叠加红利,致力打造跨境电商(国际乳制品)集散分拨中心。目前,已洽谈全国多家项目资源,涉及丹麦阿拉等5个国际一线奶粉品牌,市场触角已遍布华东、华南等重要区域。

随着江津综保区网内业态不断丰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业务得到有效整合与拓展,一个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已渐行渐近。

双向贸易开创新局面

珞璜临港产业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大力发展面向东盟和欧洲的双向贸易,在改善本地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展现新气象、创造新奇迹。

稳定运行的枢纽通道,是珞璜临港产业城撬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新布局和新引擎。以国际物流产业为纽带,将中国西部和东盟两个最具潜力的市场联通起来,双向互济深挖经贸潜力,实现了通道经济、枢纽经济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

2022年10月16日,陆海新通道国际铁路联运(泰国玛达浦-老挝万象-重庆江津)班列抵达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此次班列装载着来自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的25个集装箱,货值约75万美金的塑料颗粒,由国内供应链行业某知名集团负责落地分销。这是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大宗塑料颗粒首次将交付仓前置到我国西部地区,同时国内某集团负责集采的国内家电(小家电)、五金机电及农机产品的货物也以返程班列的形式运输至泰国交付给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由其分销至东盟区域。这标志着基于通道的RCEP国际合作以双向“集采+分销”的模式,以物流牵动了双向贸易,陆海新通道建设在江津综保区取得了新的进展。

此外,江津综保区以满足本地铝制品、铜制品及粮油加工等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对原料的需求为抓手,整合国内国际相关资源,充分发挥“通道+平台”优势,大力发展面向东盟及俄语系国家进口铝、铜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及木薯粉、冻榴莲、亚麻籽、油菜籽等为代表的国际农产品的大宗贸易,让区域内企业实现国际原材料本地采购,大大降低了采购和物流成本。进口的同时,江津综保区还面向上述地区,建设多类国内商品集采平台,牵引双向贸易,将珞璜临港产业城打造成撬动双边贸易的重要支点。

在新的时代征程中,珞璜临港产业城正通过建设陆港型国家枢纽,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转口贸易中心、国际物流枢纽、冷链物流分拨中心、跨境电商集散分拨中心和面向东盟、东欧俄语系国家的双边贸易基地,一座以产兴城、以业聚人、以景美城的临港产业新城正在江津这片热土上悄然崛起。

本版图文由通讯员谭谣提供

聚焦珞璜临港产业城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