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4 作者:袁孝椿 陈婷 张渝2023年01月18日
罗小敏(右)和启蒙教练做客江津融媒体中心
罗小敏在比赛中
罗小敏获奖后留影
“夺冠了!”2022年12月9日,在哥伦比亚波哥大举行的2022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59公斤级比赛中,江津籍运动员罗小敏代表中国国家举重队参赛,以抓举103公斤的成绩勇摘女子59公斤级项目金牌。罗小敏,这个看似有些瘦弱的女孩一“举”惊人,让又一抹“中国红”闪耀在国际赛场!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这位年仅23岁的运动员,成为重庆首位女子举重世界冠军。1999年,罗小敏出生在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的一户山里人家。她从大山深处一路走来,留下无数精彩,直至登上女子举重的世界之巅。近日,记者专访了罗小敏,回顾了她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真切地感受到世界冠军的精彩人生。
记者 袁孝椿 陈婷 张渝
梦想启航:被江津体校教练一眼“相中”,曾担心举重会影响身高,但为了梦想一边学习一边训练
面容清秀,看上去斯斯文文,一笑便露出一排洁白牙齿;然而踏上举重赛场,昂首挺胸,斗志昂扬。双重气质契合得毫不冲突,这是不少人对罗小敏的第一印象。
重庆是我国培养举重运动员的重要摇篮地之一,其中,江津更是培养举重运动员的一块“沃土”。
生长在四面山的罗小敏从小就热爱体育运动,尤其擅长田径,学校的田径运动会,只要有她参加的项目,都能取得不错成绩。虽然她身材不算高大,但是体能很充沛。
据江津体校举重教练陈丽回忆,她2010年到付家学校选“苗子”,“相中”了罗小敏。她回忆说,当时罗小敏比较聪明和灵巧,爆发力也不错,在当时那一批孩子中算得上比较突出。所以,陈丽前往罗小敏家中,说服家长让她进入江津体校进行举重训练。
因为害怕举重会影响身高,加上训练辛苦,起初父母对罗小敏走上举重之路并不赞成。“为孩子的未来多储备一条路。”陈丽的这句话对罗小敏父母的吸引力很大。罗小敏家所在的村藏在深山里,闭塞而传统,这里的小孩都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爸爸,我去!”下定决心的罗小敏和一群年纪相仿的孩子一边读书,一边开始举重训练。
永不服输:和男学员较劲,男学员举起了50公斤,平时只能举起45公斤的她竟然举起了55公斤
进入专业训练后,罗小敏起初的表现并不突出。陈丽回忆说:“总是慢悠悠地,能够举起的重量也不高。”
刚开始都是体能训练,在完全掌握举重动作要领之前不能碰杠铃。看着比自己后来的孩子都开始实战练习了,罗小敏的心里特别不好受。她也有过几次“坚持不下去了”的想法,但最终都没有放弃。“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不服输的她继续重复练着基本动作。
一年后,练好身体素质、掌握举重动作要领的罗小敏被教练告知可以碰杠铃了,这一刻,罗小敏高兴得跳了起来。
扎好腰带,双手擦满防滑粉,双脚微微叉开站稳,双手抓起杠铃,调整好呼吸,发力将杠铃举过头顶,随后将杠铃放下。这套完整的动作,罗小敏每天要重复上百次。结束训练后,衣衫都被汗水湿透。
有一次,好胜心强的罗小敏同一位男学员比了起来,非要看谁举起的重量更重。在这次比拼中,罗小敏的力量并不占优势,但她始终不认输,最终男学员举起了50公斤,罗小敏举起了55公斤,而罗小敏平时的成绩只有45公斤左右。
“有拼劲,有韧劲,这是运动员最需要的品质。”陈丽说,罗小敏的爆发力、脚踝支撑力、身体协调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一次次训练和追逐中发生着改变。之后的罗小敏,如鱼得水,逐渐崭露头角。
崭露头角:不怕苦不怕累,她从江津体校“举”进重庆市专业队,又从重庆市专业队“举”进国家队
练举重4年后,2012年,13岁的罗小敏在平时的训练中最好的成绩已经能够达到抓举58公斤、挺举70公斤,并且在重庆市运会上取得了抓举55公斤、挺举70公斤的好成绩。这些被重庆市举重专业队知名教练王桂华看在眼里,萌生了“挖人”的想法。为了罗小敏能有更好的发展,陈丽欣然将罗小敏送到王桂华处集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放在罗小敏身上很贴切。在重庆训练的一年多时间里,她的活动场所不是在训练房,就是在各地的比赛场地。期间,罗小敏成长很快,渐渐“举”出了名气。
2013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教练谢勇来重庆市举重专业队选“苗子”,此时的罗小敏正在进行抓举、挺举专项训练,并完成了抓举88公斤、挺举108公斤。面对罗小敏出色的发挥、爆发力、动作等,谢勇十分看好罗小敏的潜力和上升空间,想把她带到北京发展。为了让罗小敏去更大的平台,王桂华选择了“忍痛割爱”。随后罗小敏进入北京体育大学附中。
罗小敏坦言,刚到北京的时候,自己的训练情况和比赛成绩并不理想。“我当时自己琢磨和权衡过,难道一两次比赛失败就证明自己不行吗?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总结原因,改正问题。”
2017年罗小敏入选国家队。面对越来越大的训练压力和不练就会掉队的情况,罗小敏只能更加自律自控,拼命跟着队友们练习。
“不怕苦不怕累”成为罗小敏在国家队不断突破的利器。2019年,20岁的罗小敏连破59公斤级世界青年纪录和全国成年纪录。
破茧成蝶:面对世锦赛强手如云,江津姑娘一“举”惊艳世界,而此刻她手机里已留下了6万余字的日常训练总结
成为世界冠军之路如大浪淘沙。不过,罗小敏一刻也不曾放弃。
回顾夺冠之路,罗小敏坦言当时因为高海拔,要克服身体和紧张的心理,并且强手如云,其中更有东京奥运会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尤其,这次比赛前不久,罗小敏的大腿刚经历了拉伤。但一到了赛场,她便迅速投入。
首次参加世界举重锦标赛,罗小敏从97公斤开把,稳了。第二把,100公斤,又稳了。比赛来到了最为关键的第三把。其他选手已经成功举起101公斤、102公斤。罗小敏深呼一口气,咬牙尝试103公斤,将杠铃高高举过头顶。这一把,她赌赢了。
善总结是罗小敏成功的“秘诀”之一。夺冠当晚,罗小敏盯着自己的比赛视频,仔细分析写下复盘总结,为下次比赛打下基础。打开罗小敏的手机备忘录,便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总结文字。自2017年以来,字数已超过了6万字。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靠着咬牙坚持的劲头,罗小敏在举重这条路上顺遂前进。在她眼里,每一次举起的并不都是杠铃,而是对梦想的追逐以及美好明天的希望。
在赛场之外,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罗小敏在社交网络上十分活跃。她爱用粉粉的手机壳,高兴时喜欢跳舞、唱歌,还经常遭遇粉丝催更短视频。
行而不辍:青春是奋斗出来的,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希望尽快拿到奥运会“入场券”
每一根杠铃背后都连着梦想。罗小敏夺冠的消息如同春风吹进了她的家乡四面山和曾经就读的学校,激励了不少体育人。
如今,那个曾经站在四面山上眺望远方的小女孩,已经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在老家四面山,不少人追随罗小敏的脚步,走上练习举重之路。罗小敏今年16岁的小妹,现在也已经进入专业队训练,并取得了该年龄组全国比赛的好成绩。此外,罗小敏还向自己的启蒙教练陈丽推荐了爸爸妈妈“闺蜜”的孩子练习举重,在王桂华教练处也有一位冲着她的名气来的“小迷妹”。
罗小敏坦言,当四面山的孩子、江津的孩子看到她练举重,得了冠军,出了成绩,孩子们也会想到练举重,她感到很高兴,也很荣幸。
短暂休息几天后,罗小敏便结束假期投入到训练中,举重馆内杠铃“哐当哐当”砸地板的闷声此起彼伏。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谈到下一阶段的目标,罗小敏说,巴黎奥运会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目标,希望自己可以拿到“入场券”,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期待罗小敏,这个从重庆江津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妹子,一定会走向更大更精彩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