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刁梁缘2023年01月19日
通讯员 刁梁缘
近年来,塘河镇立足镇情实际,坚持以德治树新风、以法治扬正道、以自治凝人心,探索实施“二五一制”,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讲好塘河五大故事,弘扬树立五大新风
塘河镇把基层治理与本地优良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以讲好塘河五个故事为抓手,传承弘扬时代新风。
讲好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的故事,弘扬爱国之风。32111英雄钻井队工人以及塘河人民舍生忘死、奋力扑救,用血肉之躯保护国家财产,谱写了一曲中国工人誓死如归的时代高歌。
讲好硐寨抗匪英雄故事,牢记感恩之风。今日的太平,是先人奋斗来的曙光。三位烈士为塘河安定,英勇抗匪,他们的英雄品格是激励塘河人民永远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讲好婚俗故事,传承礼义之风。塘河婚俗始于宋、兴于明,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塘河婚俗共有13个礼仪过程,突出“德、礼、情、孝”,集中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讲好安安送米故事,崇尚孝善之风。安安送米是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大孝子姜安安节粮藏米送母亲度过饥荒,感天动地,后高中状元。
讲好“五七”中学故事,发扬奋斗之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怀着理想的追求,来到塘河滚子坪茶场半学半农,艰辛创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去年,塘河镇组织理论宣讲志愿者队伍和机关干部、村居干部等,走进校园、走进评理堂、走进院落,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院坝会、宣讲会等形式,开展宣讲报告活动12余场,参加群众共计1000余人。
健全排查化解机制,解决群众五类事情
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健全排查化解机制,实现问题分层分类解决,破解矛盾纠纷发现不了、工作推进落实不下等治理顽疾,全力激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网格邻里会解决家庭内部事。塘河镇以网格为单元,积极小安为大安,将矛盾化解的端口前移。一旦发现家庭纠纷,网格员和驻网格干部及时介入进行调解。
五大调解方式解决群众纠纷事。通过民调、访调、警调、行调、诉调五大调解方式,多层级进行调解,将矛盾纠纷吸咐在本地,实现“调解出手,群众握手”。
民生联席会解决民生发展事。针对群众生产、生活、销售、经营等民生困境,塘河镇民生联席会下沉调研、专题研究、全面部署,共同想办法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级联动制解决公共公益事。对涉及区级部门的公益事项,区、镇、村社三级联动,发现情况镇村两级立即现场办公处置,并同时向区级进行报告,避免造成社会面的矛盾风险。
爱国卫生委员解决环境卫生事。与乡村振兴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积分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涉及公共环境卫生事件,爱国卫生委员会主动介入,及时调解处置,避免造成群体性事件。
去年以来,塘河镇组织各类法治宣传54场,收集各类诉求300余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7件;召开民生联席会4场,解决民生事件10余件;川渝联动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0次,发现矛盾纠纷25件,调解案件20件。
调动群众参与热情,推行群众评议制度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塘河镇探索推行群众评议制,以村居小组为单元,从家庭关系是否和睦、邻里关系是否和谐、环境卫生是否整洁等方面进行评价打分,让群众全过程参与评价。
同时,严把评价质量,公示评价结果,保证评价的公开透明。最终通过积分排名。去年,塘河镇评选出“平安示范院落”5个,“平安示范家庭”“文明家庭户”共计1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