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王露2023年02月14日
通讯员 王露
时光荏苒,华章日新。
去年,永兴镇综治中心迎来第一位求助群众、“晨夕便民服务队”奔走在院坝农家、“平安智网”延展到最远的农家……一幕幕温暖的瞬间、一份份优异的答卷背后,清晰地跳动着“党建引领强、社会治理优、群众实惠多”的有力脉搏,凝聚着永兴镇社会治理工作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跨过“门槛”进“心坎”,强堡垒优功能
建强阵地,强化引领。永兴镇持续建强红色堡垒,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将基层党组织优势转化为矛盾调解优势,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原则,将党员派驻到各个基层网格参与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强综合治理阵地。去年,永兴镇集民调、访调、警调、诉调为一体的综治中心建成投用,该中心充分发挥在基层治理中“指挥部”“参谋部”“服务部”的主阵地作用。同时,该镇建成9个村级综治中心及矛盾纠纷调解室,做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进一步将永兴镇基层治理工作做深做实。
完善队伍,落实责任。建立由镇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镇级调解委员会1个、村级调解委员会9个,推选党员、乡贤等88人担任调解员,实现村社、院落调解员全覆盖,形成四级纠纷调处网格。针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化解,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将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疑难问题不出镇。去年,全镇共排查矛盾纠纷380条,化解373条,化解率达98%。
健全制度,夯实内容。建立以预警为先的排查机制。做好集中排查与经常性排查结合,随机抽查与地毯式排查结合,排查与调处结合,排查与解决问题结合。实行矛盾纠纷抓常规、抓分类、抓预防、抓联动、抓重点的“五抓”制度,突出问题专项研判、专项排查,建立台账登记制度和回访机制,主动查找工作薄弱环节,不断优化提升依法化解矛盾的能力。
勇于“接题”和“破题”,抓亮点重特色
瞄准农村基层治理“干细胞”。近年来,永兴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在黄庄村依托传统农家小院,打造政治、法治、自治、智治、综治、德治“六治大院”。在全镇启动三、四级网格和“院落制”建设,推选建立三级网格102个、四级网格228个。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形成大院事大院说、大院纠纷大院解、大院活动大院搞的微治理模式。同时,在全镇深入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把野外焚烧等不文明现象纳入积分管理。通过奖惩结合,成立大院清洁卫队、夜巡队伍、调解志愿队伍,让村民纷纷把“村里事”当成“自家事”来办,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受惠者。
强化服务群众“末梢”。为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服务需求,永兴镇在谢家村探索实行“党建促服务、服务促治理”为目的的精准民生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在镇党委领导下,谢家村党支部组织成立“晨夕便民服务队”,为留守老人、残疾人等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去年以来,“晨夕便民服务队”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类大小事200余件,受到群众一致点赞。
延展平安防护“智治”。近年来,永兴镇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把“雪亮乡村”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以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着力点,搭建点、村、镇三级综合监管平台。整合监控数据汇总调度中心,并与公安、公共服务、党群服务等平台实现协同联动,构建适合农村实际的数字化立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截至目前,“雪亮乡村”已帮助永兴镇派出所破获治安案件20余件。永兴镇已在全镇重点区域部署视频监控200余个,并引导农户安装监控2000余个,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为基层治理保驾护航,助力平安江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