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铺就幸福底色

——探寻先锋镇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之路

版次:01    作者:黄昌怀 曾祥敏2023年02月23日

记者 黄昌怀 通讯员 曾祥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先锋镇建立农业农村工作高位推进机制,该镇党委书记担任农业农村工作一线总指挥,把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定期研究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通过乡村建设聚人心、搞好治理促建设,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乡村治理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建设产业发展体系,让乡村治理有力

新年刚过,行驶在先锋镇境内,道路两侧连片的花椒生机盎然,一个个特色产业种植大棚映入眼帘。以花椒、葡萄、柑橘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先锋镇通过产业发展体系建设,让群众腰包鼓起来、集体经济富起来,持续开展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帮扶特殊困难群众,让乡村治理更有执行力、说服力。

作为全国花椒第一镇,首先是做强做靓花椒产业品牌。该镇坚持以花椒主导产业为基础,以产业强镇建设推动花椒产业提档升级,认证各类花椒品牌11个,申报花椒相关技术专利12项,带动5.5万椒农增收致富,建成全国青花椒第一镇。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先锋镇整合800多万元资金建设仓储保鲜冷链项目,年收益达到80万元,2022年为各村集体共分红33.26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增长和社会服务效益双促进。同时,促进群众创业就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先锋镇建设鹤山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入驻企业21家(其中农民工创业企业13家),带动500余名群众就业,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家门口”就业需求。

加强多元治理融合,让乡村治理有序

新春“第一会”,村里也要开。元宵节前,先锋镇保坪村通过“讲理坝”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德治固本作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建、做、评、晒、学、聚”六个环节,不断探索乡村德治建设新途径,有效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近年来,先锋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五治融合”,聚力创新攻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一是解决乡村规范治理难点。落实党支部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包村驻组联户制度,(下转第二版)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