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2 作者:2023年04月04日
(上接第一版)撂荒地整治复耕769.98亩,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之基。
为培育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帮扶集团围绕全镇产业现状和资源禀赋,逐村研究、逐片布局、逐一施策,并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策划包装60余个产业发展项目,争取乡村振兴项目33个资金984万元,项目完工率100%。引进茶叶、葛根、大米、花椒等工厂项目,让蔬菜、枳壳、羊肚菌等项目落实落地,形成富硒大米、优质花椒、生态魔芋、高山茶叶、富硒羊肚菌等特色产业。目前已累计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富硒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共55个。“红肉脐橙”“青泊卡拉卡拉”、关胜村富硒大米等农产品频频获奖,青泊村入选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促融合,让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近日,梦六合劳动教育基地,1.6万余株绣球花绚丽盛开。
梦六合劳动教育基地地处西泉村,得益于帮扶集团推进农旅融合,该基地规划面积9800亩,由特色文化园、紫薇大观园、欧洲月季园、盆景盆栽园、绣球花观赏园等组建而成。
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这里除了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接受劳动教育同时,其旅游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今春举办的绣球花展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拍照打卡。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旅融合。近年来,帮扶集团围绕区委、区政府对西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定位,狠抓江綦高速下道口和正在推进的渝赤叙高速路项目百燕村下道口机遇,依托西湖山水文旅资源,打造“一轴三线”四季乡村旅游地,让西湖镇环线 “两日游”不再是梦。
“我们将围绕西湖的山做足文章。”张洪表示,帮扶集团充分挖掘山林资源、文旅资源并“串珠成链”,让游客多线路玩转西湖:从三环高速西湖收费站下道,前往灵应寺品禅茶文化,到青泊卡拉卡拉柑橘产业示范园体验采摘乐趣,到中华诗词学校感受“莘老诗社”文化魅力;前往紫薇大观园职教基地体验劳动乐趣,驻西湖“时光小镇”慢品慢享慢生活,至崃山生态园采摘水果感受乡村独特魅力;观明代华藏寺遗址古建怀古,到武林山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到茶叶种植基地品茶览景,赴西湖骆崃山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住树屋、丛林探险……
在推进农旅融合进程中,帮扶集团还将依托天台湖、綦河(西湖段)以及箭溪河等水体,打造诸多亲水、休闲的综合性水上项目,让游客全方位感受西湖水之美。届时,前往天台湖体验美丽自然风光,到箭溪河感受漂流,綦河乘竹筏顺流而下……通过泛舟赏西湖,游客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帮扶集团还将以渝赤叙高速建设为契机,继续整合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进一步深入挖掘綦河片区生态旅游资源,推进桥边水库工程、百燕村高速路下道口“路口经济”等项目,将綦河片区打造为重庆中心城区的“亲水后花园”。
食青泊鱼、住时光小镇、行慢步道、游綦河山水、购生态果蔬、娱丛林探秘……西湖振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