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突破!江津玉雕刻作品斩获百花奖银奖

版次:04    作者:2023年05月31日

《自觉圆满》

《乐山乐水》

《老子传道》

《观音像》

江津玉雕刻作品《西游记之(勇往直前)》

作品《西游记之(勇往直前)》获百花奖银奖

博览会上江津玉部分展示作品

通讯员 解青燕

5月29日,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南京)博览会传来消息,江津玉雕刻作品《西游记之(勇往直前)》荣获2023年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银奖,这是重庆玉石作品在雕刻界荣获的最高奖项。

据了解,《西游记之(勇往直前)》作品采用江津玉进行雕刻设计,重约0.31千克,该作品充分利用江津玉带龙鳞纹的特征,采用留皮雕刻工艺,将齐天大圣在腾云驾雾间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风姿雕刻得惟妙惟肖,在展示雕刻者雕刻技艺的同时,将江津玉的玉润光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给人以鼓舞振奋。最终,该作品从10万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银奖。

据悉,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南京)博览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支持,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等单位协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手工艺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展示传统工艺的时代风采的重要举措,也是珠宝玉石行业协会中认可度最高和规格最高的盛会。本次博览会,共评出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金奖21件、银奖38件、铜奖46件,是雕刻界认可度最高的奖项。

良好的雕刻技艺离不开精美玉石的承载,江津玉作为近年来在江津区新发现的玉种,其色彩丰富,是具有鳞状皮纹的显晶质—隐晶质石英质籽料,是非常珍稀的二次河磨籽玉,其摩氏硬度、相对密度、折射率等指标均优良,达到玉石级标准,极具鉴赏价值,是重庆市目前发现的唯一玉石,填补了重庆一直没有玉石产地的空白。

据江津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江津玉的原产地,江津区自2022年3月2日成立江津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后,统筹推进江津玉产业发展,深入谋划研究江津玉产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行业自律原则,以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思路,制定江津玉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完成江津玉资源勘察,制定《江津玉鉴定》《江津玉分级》重庆市地方标准,不断引育人才,建成潘昭亮大师雕刻工作室,提升江津玉的设计和雕刻品味;在重庆工商学校开办江津玉雕刻专业,培养人才队伍。目前,江津区拥有雕刻人才近100名,为江津玉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此外,江津区加大建设专业市场,建成投用江津玉原产地交易市场,入驻商家8个,推动江津玉入驻江津时代广场周六福珠宝城等10个专卖点,市场辐射綦江、大足等区县;成功注册“渝熙玉”“津玉满堂”等商标,提升江津玉的辨识度;启动中国西部国际珠宝城项目建设,打造集珠宝展示交易中心、珠宝首饰博物馆、产品发布大厅、珠宝品牌展览交易区于一体的“中国西部国际珠宝城”,预计2025年建成使用。

2022年,江津区成功举办江津区第一届“四面山杯”玉雕创意大赛,承办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轻工大赛动员会暨国家级裁判员培训会议,承办2022年“陆子冈杯”全国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半决赛,通过赛事的举办,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江津,品鉴江津玉,江津玉被逐步认可,“江津玉雕制品”荣获工艺美术品类重庆优质文化旅游商品称号;在2022年“陆子冈杯”全国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江津玉雕作品获全国职工组金奖。

下一步,江津区将以“一区、一城、一馆、一场、一校、一地、一赛”(江津玉原石开采区、中国西部国际珠宝城、江津玉博物馆、江津玉原产地交易市场、玉石雕刻人才培养学校、玉石加工文创基地、玉石雕刻大赛)“七个一”工作措施,围绕两大工作目标(建设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创建“中国硒玉之城”),同时争取市级部门支持,积极推动市政府研究制定重庆珠宝玉石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关于加快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行动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努力建设“以江津区为中心,立足重庆,辐射西南”的大型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