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4 作者:张渝2023年07月12日
采访写作课堂寓教于乐 记者 周小烨 摄
▲体验小主播的乐趣 记者 周小烨 摄
◀资深记者指导小记者拍摄 见习记者 钟尧 摄
小记者获颁结业证书 记者 苏盛宇 摄
了解三线建设发展历史 记者 陈俊希 摄
◀体验手工米花糖制作 记者 陈俊希 摄
▲结业仪式上小记者与妈妈深情拥抱 记者 苏盛宇 摄
扫码转发享福利
本报讯(记者 张渝 实习记者 钟彦仪)“江津融媒小记者,我们结业啦!”7月7日,2023年江津区青少年宫融媒培训部小记者暑期集训班结业仪式在江津区融媒体中心6楼举行。小记者们复盘所得所获,总结所思所想,获颁结业证书,5天的学习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江津区青少年宫融媒培训部成立于6月21日,由区融媒体中心和共青团江津区委联合打造。秉承着“育人以德、塑人以美、授人以艺”的教学宗旨,双方合作开展小记者、小主播、研学项目教学等一系列活动。
2023年江津区青少年宫融媒培训部小记者暑期集训班于7月3日正式开班,为期5天。期间,开展了写作培训、摄影培训、摄像培训、编辑培训、播音主持培训、礼仪培训等,并开展了实践采风、拓展训练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小记者、小主播,以及摄影摄像的乐趣。
专业平台决定培训高度水平
“这个暑假,到底怎样安排,才能让孩子玩得好又有意义?”每逢暑假来临,不少家长和孩子都会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
参加小记者培训,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江津区青少年宫融媒培训部从孩子们的接受特点及兴趣爱好着手,通过培训学习、实践锻炼、展示交流、现场点评等方式,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成长中进步。
区融媒体中心安排资深记者、编辑、名主播等,为小记者进行写作培训、摄影培训、摄像培训、编辑培训、播音主持培训、礼仪培训等授课共计24课时;组织小记者走进聂荣臻元帅陈列馆、2383热火文创园开展实践采风、拓展训练;为小记者提供作品发表机会,让小记者在官方媒体展示才能,收获荣誉与自信。
干货满满的新闻理论课程、丰富多彩的外出采风教学、酷炫有趣的视频拍摄剪辑……多种教学形式,极大激发了小记者对新闻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也提升了小记者的新闻专业素养和水平。据统计,小记者在实践操作中完成了文字、图片、视频、绘画、录音等作品共计100余份。
小记者们飞速成长,区融媒体中心的“大记者”们则用手中的笔、镜头记录下学员们精彩瞬间。本次培训通过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采用图片直播的形式,实时展示小记者的风采,发布图片共计647张;为学员专属拍摄“打卡”视频10余期;同步撰写和拍摄的图文、视频新闻在江津电视台、《江津报》、“江津融媒”“江津发布”微信公众号、“最江津”APP等平台刊发。平台相关报道转发点赞评论累计达70万人次,浏览量达100万人次。
结业仪式秀出灿烂成长经历
结业仪式一开始,小记者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他们的摄影摄像老师——区融媒体中心资深记者、视频编辑部副主任田思进特地为他们剪辑了一个视频。视频里记录了他们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也定格了学员、老师结下的美好情谊。
“成果汇报”是结业仪式的重头戏。学员、家长、老师齐聚一堂,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采访大挑战”亲眼见证小记者的飞速成长。
“致家长的一封信”可以说是孩子们为期5天的学习“成绩单”。这封信由每位孩子亲手交给自己的家长,再由家长现场拆开。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都有所提升。家长们通过这封信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也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爸爸,你看了我的信有什么感受呢?”学员周嘉懿采访自己的爸爸时提问。随后,每个学员都围绕“致家长的一封信”进行了采访,他们或采访自己的家长,或采访别人的家长,有的学员还采访了老师。“采访大挑战”根本难不倒小记者,小记者初长成的风采让家长们直呼“孩子长大了”。
“参加这次小记者培训,我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提高了写作水平,学会了拍照、拍视频,让暑假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学员刘姿含说,“谢谢区融媒体中心、团区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平台,感谢培训期间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老师们。”
学员赵瑾萱的妈妈刘欢欢不仅参加了结业仪式,更是全程陪伴赵瑾萱参加了所有培训。由于刘欢欢一家住在重庆市渝中区,她每天都要很早开车把孩子送到江津。“我当初就是看中了江津区融媒体中心的平台,所以给孩子报的名。这次培训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孩子的成长有目共睹。”刘欢欢说。
据悉,江津区青少年宫融媒培训部小记者班、小主播班8月还将持续开班。现在报名,可以收获“双重”福利——推荐报名、老带新(成功缴费并不退费)均有一定福利;报名学员扫码转发该微信推文至微信朋友圈并获点赞88个,报名有福利(仅限本人使用)。报名方式:邱老师 1375299018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