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59万尾珍稀特有鱼苗回归“母亲河”

版次:02    作者:江波 沈馨悦 周清牙2023年07月21日

本报讯(记者 江波 实习记者 沈馨悦 通讯员 周清牙)为进一步促进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抓实抓细,7月17日,保护区在几江米邦沱码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胭脂鱼、岩原鲤、长吻鮠等共59万尾珍稀、特有鱼苗回归长江母亲河。

活动由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办。放流鱼种按照珍稀特有种5%、名优种1%的比例进行标记。区农业农村委、区林业局共同对苗种的抽样、测量、称重、装车运输等过程进行监督。西南大学副教授郑永华、唐洪玉,重庆水产科学院高级工程师但言到放流现场对放流苗种的品种进行鉴定。

市鱼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放流将有利于保护区重庆段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和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完善,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体,改善水质,提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下一步,保护区相关部门将继续做好长江鱼类资源监测,优化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种群资源,全面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水清地绿天蓝的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有效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