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创建“中国硒玉之城” ——建设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

版次:03    作者:邓浩 胡耀方 彭潇2023年08月23日

江津区创建“中国硒玉之城”动员大会 记者 邓浩 摄

记者 邓浩 胡耀方 特约记者 彭潇

8月18日,江津区创建“中国硒玉之城”动员大会在区行政中心会议室召开,正式启动“中国硒玉之城”创建工作。

“中国硒玉之城”是一块“金字招牌”。

据悉,“产业集群”是国家九部委评比达标办公室保留的、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评选授牌的项目。江津此次启动创建的“中国硒玉之城”则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负责共建培育的重点“产业集群”项目。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后,由轻工业全国性、地区性的协会、学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等组成的具有服务和一定管理职能的全国性、综合性的行业组织,其前身是国家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会、国家轻工业局,其主管部门为新成立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受国家委托,代管国家级46个行业协会、5个行业学会、1个政研会、1个基金会、企事业单位18家,其中包括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主要业务工作包括行业规划、科技环保、标准监测、质量保证、技能评价、人才培养、产业集群等的指导、咨询、服务和管理。

创建“中国硒玉之城”,是江津区委、区政府作出的重大决定,目的是为了健全江津玉上下游产业链和配套产业链,提振经济发展,挖掘传承地域文化,增强地区发展影响力和竞争力,以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津将按照《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共建管理办法(2022年版)》规定,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指导下,以江津玉为基础,整合全国珠宝首饰行业资源,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平台,建设“立足重庆、辐射西南”的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共同培育创建“中国硒玉之城”。

如何创建中国硒玉之城,建设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

锚定方向

实现“两大”目标

江津创建“中国硒玉之城”已有坚实基础,自2021年启动江津玉产业发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江津玉在资源普查、标准制定、市场建设、人才引育、产业链配置、赛事承办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以区委区政府制定的江津玉“3+7+2”发展思路为总揽,着力做好资源详查勘探、标准制定运用、发展规划编制三项基础工作;扎实采取七项工作举措,包括建设江津玉原石开采区、西部国际珠宝城、江津玉博物馆、江津玉原产地交易市场(含公盘)、玉石雕刻人才培养学校、玉石加工文创基地,举办玉石雕刻赛事活动,做好江津玉产业的延链、补链;最终实现两大工作目标:一是建成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二是成功创建“中国硒玉之城”。

当天,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主任刘江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邹云生,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江东平出席大会并讲话。区委副书记、江津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秦敏主持大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津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杨永芳作动员讲话。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副主任林旭东,区政府副区长、江津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梁其凯,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主任助理、发展合作处处长谢昭华,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玉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史培宏,苏州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会长陈健出席大会。

来自全国各地各流派的20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技术能手,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地质矿产研究院等市级部门,重庆宝玉石产业协会、重庆市收藏协会、重庆市金银珠宝饰品行业协会、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重庆工艺美术协会、国家珠宝首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等市级行业协会,江津区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各镇街负责人,江津玉产业发展顾问代表,江津区玉石文化产业协会全体会员参加大会。

动员大会举行了授牌和签约仪式,对未来继续做好江津玉产业,创建“中国硒玉之城”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凝聚思想共识,共同推动江津区全力建设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创建“中国硒玉之城”,为中国珠宝玉石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优化营商环境

引发展要素聚集江津

创建中国硒玉之城,健全江津玉上下游产业链和配套产业链,需要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如何让这些珠宝玉石产业发展要素聚集江津?

江津区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我区将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优化投资政策。并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大师工作室,聘请发展顾问,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大国家级、省级玉石雕刻人才队伍培育,不断提升江津玉设计雕刻水平。”

今年10月、11月,江津还将承办2023年“陆子冈杯”全国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和“巴渝工匠”杯重庆市首届珠宝玉石首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国家级和重庆市级权威赛事。通过各种大赛,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与川渝黔周边玉石产地区县在资源开发、原石交易、产品加工、展示销售、人才培养、文化创意等开展合作交流,扩大产业集群效应。并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开发江津玉,加强有效监管,规范市场行为。”谈起如何扩大江津玉产业规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时,该负责人这样说道。

擦亮“江津玉”品牌

实现多元化发展

如何让江津玉成为江津人乃至重庆人“必送”、外地人来津或来渝“必购”的地域特色文旅商品?这就要逐步实现江津玉的品牌化,提升在行业、市场中的认可度、辨识度。

按照这一目的,江津将按照市市场监管局正式批准发布《江津玉鉴定》确立的江津玉鉴定14种质量指标和《江津玉分级》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立科学的质量和等级评定体系,给每一块江津玉办理“身份证”,实现“一玉一证”。

通过注册统一商标,加强行业自律,从江津玉商品开发、玉从业人员培育、玉品牌价值提升三个方面,培育打造“江津玉”特色文化产品品牌,目前已成功注册“渝熙玉”“津玉满堂”等商标。

除了生产设计端,销售端的完善,是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体现。

走进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白沙镇的江津玉原产地交易市场。只见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交易市场,集原石交易、雕刻师工作室、雕刻加工、玉石雕件展示销售,以及品茗、餐饮、住宿等为一体,内设商户展销区和摊位,游客们或询问购买江津玉,或品茗休憩与友人闲聊,热闹非凡。

目前,江津玉已入驻江津周六福珠宝城,在江津城区以及白沙镇、珞璜临港产业城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双福街道、中山镇、塘河镇、支坪镇、四面山镇等设有20余家江津玉专卖点,同时上架津品汇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江津还将加大旅游开发,持续精心打造“江津玉寻宝游”,开展户外寻宝、人文探访、观光科普“主城周边游”等,逐步形成“旅游产业+珠宝玉石”联动的良性集聚生态圈。深入探索挖掘与玉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各种元素,从康养、文旅、文化、金融、电商等多角度融入,实现江津玉产业链条多元化发展。

美玉争辉

打造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

此次大会上,我区签署了三个合作协议。

一是与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签署“中国硒玉之城”培育战略合作协议。目标是以江津玉为基础,丰富全国知名珠宝玉石品种,努力建成“立足重庆、辐射西南”的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通过3年的辅导和培育后,我区成功创建“中国硒玉之城”。

二是与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重庆职业培训基地签署《重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实训中心共建协议》。双方共同将中心建成为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培训、实训、考评、竞赛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性的实训中心,服务于珠宝玉石、工艺美术、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宠物等轻工行业工种。

三是与中国最有名的玉石产地——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玉保护发展中心签署“玉石之路”框架合作协议。和田将在江津设立“和田玉保护发展中心西南办事处”“和田玉西南销售中心”,打造和田玉产业在全国布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我区将以此为契机,以江津玉产业为主打,丰富重庆珠宝玉石市场产品内容,引入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云南翡翠和琥珀等多种类宝玉石品种入驻集聚区,形成优势联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玉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史培宏说:“我们将与江津区积极开展两地常态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地玉石产业共同发展。在媒体宣传推介、共建大数据中心、承办行业论坛品牌活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优势资源共享。”

下一步,我区将以做亮江津玉石雕刻产业品牌为起点,逐步引入木雕、石雕等各类雕刻文化产业,构建品类丰富、特色互补、生态活跃的雕刻产业新格局。不断提升集聚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把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江津打造成为“中国新兴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全力创建“中国硒玉之城”,建设重庆珠宝玉石集聚区,是我区落实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稳住大众消费,扩大县乡、线上、外来消费,进一步聚集商气人气”的重要举措,更将为重庆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江津玉资源有何优势?

江津玉是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发现的一种色彩丰富并带有独特龙鳞皮纹的全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二次河磨籽料玉石,其摩氏硬度、相对密度、折射率等各项指标优良,且不同程度含硒元素,极具鉴赏价值,命名为“江津玉”,是重庆市唯一的精美玉石,填补了重庆一直没有玉石产地的空白。

根据重庆市地质矿产研究院勘查结果分析,江津玉预计潜在资源总量超10万吨,主要分布在江津南部大四面山地区及笋溪河、塘河、綦河等周边水系,同时在江津毗邻的重庆綦江、四川泸州合江、贵州习水赤水等地也分布有与江津玉同品种的玉石资源。

8月19日,江津区创建“中国硒玉之城”打造“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交流座谈会,在四面山龙潭湖酒店二楼会议室召开。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副主任林旭东和来自全国八个省市的珠宝玉石专家、大师们齐聚一堂,就江津硒玉未来的发展进行交流讨论。区委副书记秦敏主持会议。

【专家发言金句】

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副主任林旭东:

一是由上及下,要具有顶层思维和意识,不断加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玉雕等传统文化;二是由内及外,加强玉雕人才培养,做足人才内在的修养与自我品位提升,要从传统的家传制、师徒制过渡到人才的系统化培养;三是工艺美术行业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要抱团形成合力;四是雕刻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更加注重创新、多元化、时尚化和科技化;五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建议要突破传统的家庭制传承和师徒值传承方式,政府重视和支持是人才活力赓续的核心力量和重要保证。工艺美术学校定向培训、校企联合培养以及依托行业性指导协会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主任助理、发展合作处处长谢昭华:

一、造品牌,尽快落实硒玉之城产业集群的申报工作,以硒玉产业为基础打造西南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品牌名片;二、引进来,筑巢引凤,通过三年培育硒玉之城的工作,引进高层次玉石雕刻人才;三、走出去,关注工艺美术行业动态,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在全国各地展示江津玉之美,推荐行业大师采用江津玉作为雕刻材料;四、人才培养,通过有设立玉石雕刻专业的院校完成基础培训教育,再到大师工作室实训,为江津玉雕刻行业添加新血液。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玉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史培宏:

一、人才交流合作。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合作、人才交流的方式,定期开展和田玉雕刻、鉴定、销售等多方面的人才交流,切实加强重庆与和田地区玉石人才全方位的交流交往。二、产业合作。重庆与和田地区互相设立办事处,在和田玉产业方面加强交流、互相推广,推动和田玉产业合作、产业融合、产业升级,做强做优玉石产业链。三、请进来、引出去。邀请江津的中国玉雕大师、鉴定师等紧缺型专业人才到和田地区设立大师工作室,鼓励重庆与和田的龙头企业与大师、名师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育本土玉雕大师到重庆学习互相交流借鉴,夯实产业支撑。

苏州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会长陈健:

第一注重人才培养,江津玉产业刚起步,人才资源还不够充足,需要全国技术能手一对一传帮带;第二是专业院校学生可在政府的补贴下,让全国各地大师带领实习;第三江津玉要想长期健康发展,一定要市场化、产业化,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市场共同发力,有个五年十年的培育期,才能够形成一个大的市场规模,对产业化才起到一个更好的促进作用;第四引导鼓励支持全国各地的从事珠宝玉石产业加工、生产、销售的企业,在江津地区落户生根,为江津珠宝玉石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寿山石玉雕代表郑幼林:

江津玉的价值是很高的,品质非常的温润,而且它的皮非常好,这种材质非常契合当下业界创作的一些文玩,以及创作一些高端的艺术品。江津玉产业发展现在最关键的要跟人才、跟艺术家很好地结合起来,那才可以打造出或者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为我们的江津玉品牌以及江津整个区的文化品牌树立一个很大的亮点。

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工艺美术大师游高轩: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珠宝玉石产业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技术门槛较高的产业,更需要注重专业性人才队伍的建设。第一是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和影响力等优势。第二是着力本土人才的培养,比如院校玉石雕刻专业的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标产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导产教融合的开展。逐步打造形成从生产、管理、营销、鉴定等多工种、多层次的人才梯队,以助推江津珠宝玉石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