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2023年08月25日

(上接第一版)下发工作提示和指导意见,强化活动的组织实施,即围绕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下发宣讲提纲和工作提示,指导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深入有效的宣传宣讲;围绕调研献策新江津建设,下发《关于在江津区第二十个“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中大兴调查研究的通知》,编制调研课题参考目录,提升代表调研献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开展代表培训,树立“主体角色”意识,倾听群众急难愁盼,提出意见协调解决问题。同时,强化宣传造势,在《江津报》开设专栏,在江津网、江津人大网站开设专题,在江津电视台推出专题片,在“江津融媒”视频号推出系列短视频,在重庆日报、公民报、公民导刊等主流市级媒体推出系列报道,跟踪报道代表活动情况。

古语有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活动伊始,李应兰、唐大军、邹云生、秦敏、李勇、雷先斌、钟红兵、罗光武、涂景洪、李世友、张世英、罗明兰、许荣生、曹天明、刘峰、陈德伟、石诗龙、郑兴华等代表中的区领导、老同志等率先垂范,不断增强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群众意识、法治意识,为代表活动指明方向。

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一池春水被激活。全区22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响应,就这样,两个多月的区第二十个“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在全区深入开展。

“七进”深入群众

激发共鸣凝聚力量

思想之旗引领新的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活动期间,各代表小组组织代表用深入浅出、活泼生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校园、军营、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网站,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七进”活动。

为提升宣讲实效,全区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岗位优势,翁仁潘、张正成、文娟、李艳等代表,创新“理论+技能比拼”“理论+实践”宣讲模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了企事业单位;张敏、刘明维、廖德彬、周忠伟、胡朝霞等代表,通过专题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校园;部队代表靳宏旭、陈万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军营。

此外,各镇街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平台优势,助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鼎山街道发挥“小板凳”品牌优势,向社区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最新惠民政策;李市镇组建宣讲“快板小分队”,先锋镇通过“讲理坝”,龙华镇通过龙门驿站,中山镇采取故事会、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受到群众欢迎;广兴镇把宣传活动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主导式宣传”向“服务式宣传”转型。

两个多月来,从城乡社区到田间地头,从机关单位到企业车间,从学校课堂到绿色军营,处处涌动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据统计,活动期间,开展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七进”活动855场次,直接覆盖群众5.5万余人,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江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大兴调查研究

献策新江津建设

脚上有泥土,心中有群众,沉下身心搞调研,是江津人大代表的一项优良传统。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各级人大代表紧扣助推市委“一号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区委“五地一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精选调研题目,以题目为导向科学确定人大代表、智库专家、人大工作者和部门负责人组建205个专题调研组,开展调研献策活动,以实实在在的调研成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在江津西部,塘河镇人大与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石龙镇人大围绕共建高效特色农业带、共治跨境河流开展联合调研;在江津南部,柏林镇人大与贵州省习水县寨坝镇人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开展联合调研;在江津北部,朱杨镇、石门镇人大与永川区松溉镇、何埂镇、临江镇人大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展联合调研;在江津綦河片区,西湖镇人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将辖区内89名市、区、镇人大代表分成9个代表小组开展调研。

……

活动期间,全区千余名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开展专题调研200余场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44篇,提出意见建议400余条。

成果转化运用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区人大常委会遴选高质量调研报告,编印关于《现代化新白沙从区域性经济大镇向城市副中心能级提升的调研思考》《交通格局优化后对龙华镇的区级定位和发展路径的调研思考》《实施江津-老挝农产品互联互通的调研报告》《基层社会治理之网格化管理的调研报告》《江津城市更新项目发展定位的调研报告》《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壮大我区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等调研成果13期,送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领导参阅,转相关部门研究处理,6篇得到了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和批示;同时,及时交办代表建议。“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中共收集到代表建议436条,按照分级处理的原则,其中392条建议由镇街人大转交镇级相关部门研究办理,35条建议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后,转交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办理。

倾力纾难解困

以真心促民心

根植人民,实干为先;造福人民,践诺如初。

夏季干旱缺水,耕地灌溉难是群众的“心头事”。日前,李市镇黄桷村2社王家岩大院就面临着耕地灌溉缺水的难题,不过,这个问题很快便得到解决。原来,在得知群众诉求后,李市镇第五届人大代表黄桷小组以开展第二十个“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为契机,立即前往王家岩大院进行调研,并立即提出解决办法:一是协调附近山坪塘引水灌溉,二是组织院落长和党员参与抗旱管网设施规划及修复,争取纳入水利项目。

“目前王家岩大院的耕地水源问题得到解决,抗旱管网已修建9公里,黄桷村2社至6社也建立了自己的抗旱水池。”市、区人大代表,李市镇黄桷村党委书记王刚笑着告诉记者。该村的抗旱管网工程正按序时进度推进,人饮工程已纳入水利项目并即将实施。

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不断丰富联系群众的形式。如,龙华镇人大代表通过在人流量大的交通劝导站与群众摆“龙门阵”的形式,将代表之家搬到群众中去,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朱杨镇探索建立了“流动人大代表之家”,积极解决部分村居地域广、选民反映情况、代表接待选民不便的问题。

据统计,活动期间,共联系走访群众3万余人次,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如,韩庆春代表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积极解决就业,履行代表社会责任;李冬辉代表牵头开展助行项目活动,共计帮助残疾人66名,免费适配假肢66例,产品价值43万元;赵雪梅代表联系本村成功返乡人士,集资15万元修建石蟆镇东溪村文化广场;郭乾立代表带领佳贞医院医护人员到广兴敬老院开展义诊活动。活动期间,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17件。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