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刘星欣 方媛2023年09月08日
记者 刘星欣 通讯员 方媛
“出门步行几分钟,在镇上就能快速办理社保业务,不用大老远跑一趟江津。哪怕下班时间,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办理,省时更省力!”昨日,在龙华镇社保所办好社保业务的梁家村村民刘成先发出这样的感慨。
今年以来,区社保中心以民生保障为目标,积极融入重庆市“15+5”(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人社便民服务圈建设,集中深入全区30个镇(街)社保所开展社保经办服务调研,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社保业务“就近办、分流办”,将62项高频社保服务事项下沉至镇(街)社保所经办,切实增强我区参保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参保人数55.7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23万人。
建立“区—镇”双向培训机制
提升便民服务“准度”
镇(街)社保所人员业务经办能力是确保社保服务事项下沉工作能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这一机制旨在加强区级社保经办人员与镇(街)级社保经办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社保业务经办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便民化。
区社保中心通过定期举行培训班、业务讨论会等形式,将最新政策法规、操作流程等知识传授给镇(街)级社保经办人员,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同时,镇(街)社保所经办人员也可以申请到区社保中心受理和办理窗口进行现场培训,通过上机操作,提升业务技能和沟通能力,能将一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及时反馈给区级部门,以便得到专业指导和支持。这种双向培训机制有利于消除信息壁垒,规范服务标准,提升便民服务“准度”。
大力推行社保业务网上经办
提升便民服务“速度”
“你看啊,在手机上就可以办理参保业务,还可以在手机上完成缴费、查询个人参保信息、养老待遇测算……”近日,在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地指导李市镇三角坝社区居民漆锦伦在手机上完成了个人参保申请。通过现场教学,漆锦伦很快地掌握了“重庆人社”APP的操作方式,高兴地说:“原来手机上就可以办理这么多社保业务,我以为很麻烦,现在我学会了,简单又方便,都不需要跑路就干起了。”
区社保中心在多次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采取了创新举措,将高频社保业务搬到线上平台。通过这一举措,群众不再需要亲自前往社保中心排队等候办理业务,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出行,在任何时间段内,群众都可以通过电脑端、手机APP以及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进行社保业务办理。这一举措节省了大量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使得群众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相关手续。
加强政策宣传和居民引导
提升便民服务“广度”
前不久,眼看着大巴车还有1个小时就要出发,白沙镇外出务工人员张若兰的社保卡却怎么也找不到,把她急得直跺脚。
这时,正在车站进行社保宣传的工作人员将一张宣传单递给她,让她通过单子上的联系方式联系白沙镇社保网点,马上为她补打了一张社保证明。“社保所了解我的情况后,几分钟就帮我办好了,车站到社保所来回只花了10多分钟,非常方便,刚好赶上发车。”张若兰庆幸不已。
区社保中心将近年来社会保险制度取得的成就、目前待遇保障水平和政府惠民补贴政策通过社区公告栏、电视广播、微信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全方位宣传,有针对性地深入企业、社区和群众,就缴费比例、缴费标准、补贴政策等内容开展面对面宣讲,并模拟演示计算基本养老金,让群众看得懂、算得清,帮助群众算清养老保险“眼前账”和“长远账”,提高养老保险政策的知晓度,正向提升群众自主参保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