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2 作者:廖 洋 刘朦濛2023年11月06日
记 者 廖 洋
通讯员 刘朦濛
5个月时间,5个省(市),7个调研组,20个单位、部门,22名区政协常委,1400张调查问卷,形成近40000字的调研报告合集。这是近日重庆市江津区政协十七届九次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宜居城市建设”背后的几个关键数字,也是近年来江津区政协参与人数最多、前后历时最长、涉及范围最广、提交成果最多的一次协商活动。
今年,江津区政协认真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区域实践,将“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等“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重要议题确定为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把“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贯穿会前、会中、会后各环节,形成议题确定、调查研究、多层广泛协商、成果转换的全过程履职链。
围绕中心工作精准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3年重庆市委“一号工程”提出打造“宜居之城”。江津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锚定“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总要求,打造科技创新基地、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地、休闲旅游胜地、宜居城市“五地一城”。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聚焦到哪里、跟进到哪里。今年年初制定协商计划时,江津区政协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与区政府会商、报区委研究批准,将“宜居城市建设”这个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的问题锁定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以期通过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全力建设“有品质、有颜值、有情怀、有温度”的宜居城市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根据安排,江津区政协于5月份开始着手“宜居城市建设”课题的研究,区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牵头召开专题研究会,专门制定协商方案,并由区政协主席会成员带领各专委会、区级相关单位及部门和区政协委员组成1个综合调研组和6个专项调研组,围绕道路交通、城市建设、治安防控、文化传承、物业管理、老年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拉开宜居城市建设调研帷幕。
深入调查研究着力破题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对调查研究的重视,长期以来贯穿于江津区政协的工作始终。
7个调研组成立后,第一步是“看”,各自组织调研组成员们围绕选定课题“看一看存在的问题”。各调研组自觉对标《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下镇街、进(村)社,深入小区、公园、企业、养老服务中心、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项目一线,扎实开展蹲点式、沉浸式调研,全面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绿地建设、融城通道畅联、城市更新、惠民利民、除险清患等方面情况。并通过院坝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想什么、忧什么、盼什么,广泛收集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为做好协商收集大量第一手材料。第二步是“听”,“听一听问题背后的原因”。各调研组分别组织课题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召开调研座谈会,促进信息互通、知情明政。“融城道路、轨道交通等涉及跨区域建设,协调难度较大”“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城市综合管理疑难问题的解决能力亟待提升”……随着“听”的深入,背后的原因也逐渐显现。第三步是“学”,“学一学先进经验”。各调研组分别前往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省市及市内渝中、高新、沙坪坝、大足等区县,考察学习各地在交通规划建设、城市更新、公园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
深入扎实的调研是务实建言的基础。各调研组在扎扎实实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开调研报告讨论会,逐一梳理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分析问题根源和症结,逐一讨论形成解决思路和措施,并经反复雕琢打磨,最终形成近40000字,含1篇综合调研报告和6篇专题调研报告的调研报告合集。
多层协商建言合力解题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主要工作是协商,主要工作方式是“搭台”。在工作实践中,江津区政协搭建起议题相关方多层参与,将通报、发言、回应、讨论等环节贯穿全过程的协商履职平台。
10月18日会议当天,区政协邀请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同时邀请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委员活动小组组长、各专委(办)负责人、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参加或列席会议。
会议伊始,带着问题参会的调研组成员们发言直奔主题。
“各镇街、平台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一定程度存在城市功能重叠、产业发展同质、片区交通联系薄弱等问题。”
“街面智慧警务站建设尚未达到治安防控体系智慧型警务站要求,技防监控网织得还不够密。”
“江津区是全市第一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数量全国区县第一,但资源保护、内涵发掘、连片整合等方面都还存在不足。”
……
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调研组成员们直言不讳。
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政协常委、区林业局副局长赵素娟在发言中建议“按照‘公园城市’的新理念和城市发展新范式,立足江津实际,紧紧围绕江津‘一主两副’呈‘U’型结构的城市规划建设区域,科学谋划公园体系建设,统一编制《江津区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城市公园。”
针对城市公共配套服务完善方面,区政协常委、农工党江津区工委专职副主委代杰建议“建立适合江津的‘街道(15分钟生活服务圈)—社区(10分钟完整居住圈)—居委会(5分钟物业支持圈)’三级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体系,根据人口结构和居民需求,突出重点,分类完善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针对调研组和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部门职责、当前举措,作出针对性地一一回应,对部分建议当场提出吸收采纳的初步举措,对部分建议表态将结合下一步工作推进进行商讨研究。
“协商计划制定得越具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越有利于委员调研发对力、发准力、发好力,才能形成高质量、有干货、真管用的协商成果。”江津区政协主席杨利表示,将继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提升重点调研质量,带动政协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全力助推江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