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4 作者:杨安迪 谢君 贺奎2023年11月15日
龙塘庄园全景
龙塘庄园朝门
顶梁彩绘保存完整
屋顶上斑驳的脊饰
穿斗架梁
柱础撑弓
龙塘庄园中庭
位于江津南部的中山古镇,曾经是渝川黔商品集散地和繁华的水陆码头,绵延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留存下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山地民居古建筑群。散落在中山古镇的36个传统庄园,就像一部部卷帙浩繁的史书,成为江津人文历史底蕴和根源流脉的重要载体。
走过中山古镇,沿笋溪河畔蜿蜒而上,跨越百年光阴的龙塘庄园便屹立在眼前。仰望庄园,这里的每一片瓦当、每一角飞檐、每一处雕梁,无一不勾勒出一段历史、一场悲欢、一世沉浮。
龙塘庄园又名余家大院,建于清末民初,距中山老街668米,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6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阔70余米,进深近50米。庄园共有大小地面房屋95间、楼房36间,设围墙、朝门、虎皮门、戏楼、印合坝、天井、鱼缸、花园、碉楼、亭台、碾槽等,庄园格局围而不隔,隔而不断,内外相通,活像一座“大观园”。
龙塘庄园朝门虽不大,但内院却十分宽敞堂皇,如今满堂萧瑟也掩饰不住往昔的繁盛之景。整座庄园沿中轴对称,纵向有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由两道围墙分为三个天井,第二进院落由抱厅分为两个天井。其建筑为夯土墙、抬梁、穿斗混合构架,柱子和门框由几米长的整根方石料制成,柱础撑弓、穿斗架梁、驼峰云墩、顶梁彩绘均保存完整。
斑驳的房梁户牖上,刻有精致细腻的木雕,朝门外墙上画有天仙童子图案牌坊,正堂房梁上画有太极图图案,两侧厢房墙上绘画依稀可见。龙塘庄园的这些木雕和彩绘虽历经风雨侵蚀已然斑驳,但拂去历史烟尘,宅内雕梁画栋仍活灵活现,无言述说着尘封往事。
相传龙塘庄园的主人余世海原为一卖油郎,在中山镇靠打油为生,经苦心经营赚钱后,买入大量土地,新修油房和龙塘庄园,以安身立命,聚族而居,兴家业传后代。但在龙塘庄园完工的那一年除夕,余世海逝世,一时间余家支柱倒塌,债台高筑,从此走向衰败。新中国成立以后,龙塘庄园先后为区政府驻地、卫生所、小学、养老院,现产权属中山镇政府,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移世易,历经岁月消磨,龙塘庄园如今已是风雨飘摇,但它仍然不失为一部活态的历史档案,以极富巴渝民居特色的建筑形态和审美情趣,镌刻着西南地区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近年来,江津启动了传统庄园的抢救性保护修缮工作,龙塘庄园也将重获新生。“我们将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对龙塘庄园开展修缮,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将其打造成富有庄园人文景观的特色民居。”中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潘明祥表示。
传统庄园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活化利用传统庄园, 让历史遗存与现代生活共融并非易事。龙塘庄园“重生”的故事依旧未完待续,让我们共同为它寻找合适的未来,期待它在烟火的浸润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杨安迪 谢君 图/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