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53万亩花椒进入采摘期

无人机高效作业助力及时有序采收

版次:01    作者:张文佳 廖祥辉 苏俊杰2024年05月27日

无人机运输花椒 记者 张文佳 廖祥辉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文佳 廖祥辉 通讯员 苏俊杰)5月25日,全区53万亩花椒进入采摘期。我区多措并举、抢抓农时,全力保障花椒及时有序采收。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把花椒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抓。作为全国最大的青花椒产地,全区今年的花椒种植面积53万亩,预计产鲜椒32.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预计达到53亿元。

当天,全区各地的花椒地里,一簇簇颗粒饱满的青花椒压弯了枝头,散发着阵阵椒香。椒农们秩序井然地穿梭在椒林间,忙着采摘、搬运等工作,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

记者了解到,江津花椒的种植区域大多位于丘陵山地,部分离公路较远的花椒采摘后,成捆的带枝鲜椒快速转运成了困扰当地村民的难题。为应对这一情况,区农业农村委科学利用大型植保无人机载重量大的特点,因地制宜组建无人机运输队,组织了12支专业无人机队伍,投入200余架经过改装的无人机用于田间运输保障,打通椒田到椒农家的“最后一米”,全力保障花椒顺利采收。

在吴滩镇平安村,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郁郁葱葱,椒农们穿梭在花椒地里,将鲜香扑鼻的花椒枝条剪下整齐码放,俨然一幅生动的夏日丰收图景。椒农秦吉明告诉记者,在这个花椒采摘的关键时期,村里的无人机花椒运输队帮了大忙。

“我们这个植保无人机,载重能力达到60公斤。从农户的地里到农户的家里大概有三四百米距离,我们只花了两三分钟就能往返一趟,作业效率大幅提升。现在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亩地的调运工作。”无人机飞手王吉介绍。

“江津花椒全面进入产新季。我们除了采用单轨运输车、无人机等方式解决椒农的运输难题,还不断探索更新烘干设备,建立村级加工中心。以期产出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区农业农村委花椒产业服务科科长曾维友说。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