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1 作者:刘星欣 明萌2024年05月27日
本报讯(记者 刘星欣 通讯员 明萌)昨日,记者走进位于珞璜工业园的重庆山益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益重工”)看到,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数显屏幕,起重机忙着转运工件,一块块精美的机架、牌坊在这里“出炉”,这是企业目前重点生产项目之一。
今年以来,山益重工和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签订了包括牌坊、轴承座、框架等产品在内的3500万元订单,并正在洽谈其他合作项目。
“牌坊是轧钢机上的关键受力部件,形状复杂、机体承受负荷大,轧辊轴承座及轧辊调整装置等都安装在牌坊上,因此铸造技术要求很高,不得有夹杂、缩孔、疏松、裂纹等铸造缺陷。”山益重工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生产的成品牌坊单重65吨,除了尺寸必须准确,在精度方面对平面度、垂直度、平行度、对称度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中平面度要求误差小于0.04毫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是企业展示加工能力的拳头产品。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以来,山益重工都非常重视非标重载机械零部件的产品研发、工艺创新和精细制造,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引进各类先进仪器设备,拥有各类大中型数控车床、数控立车、磨床以及各类检测设施450余(台)套,解决了众多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技术难题,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重庆、甘肃、上海、浙江、河南、黑龙江、贵州等地,覆盖全国多个地区,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有着深度合作,并与多个大型国企、军工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多次承担国家级重点工程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在中大型箱体、行星架、盘件、环件及超长轴类等零部件加工方面占地区加工总量的40%以上,个别零部件更是唯一加工企业。”山益重工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表示。
目前,山益重工已具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品质及生产管理团队,逐步实现重工装配件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已取得CQC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00余项各类型专利技术,预计用5至8年的时间全面实现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