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仵梦莹2024年09月20日
本报讯(通讯员 仵梦莹)虽然江津入秋屡次“失败”,但市民的游玩热情却依然高涨。中秋节期间,江津各大旅游景区游客攒动,高温天气让四面山、清溪沟、大圆洞等景区继续成为纳凉游客的聚集地,亲水游、“凉”消费成为市民们逃离空调房的主要动力。
在四面山景区,笔者看到,持续的炎热天气让清凉的四面山游人如织,“秋老虎”的余威让市民纷纷来到这里度假。然而游客的大量涌入并未对景区环境卫生带来显著影响,望乡台瀑布、大洪海、珍珠滩等景点的环境卫生保持良好,道路整洁,文明旅游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游客随手扔垃圾、破坏植被等不文明行为鲜见,游客们或低头轻声细语交流,或安静欣赏美景,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出行的理念。
与喧闹的景区相比,区图书馆、区博物馆就安静了许多。笔者看到,许多“喜静”的市民趁着假期走进区博物馆,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有的自己观看藏品,有的围绕着讲解员仔细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全程安静游览,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也谨记不开闪光灯的观展要求。而在区图书馆,阅读区域早已座无虚席,沙沙的写字声,书卷的翻动声,低语的讨论声,让“书香气”弥漫整个图书馆。
旅游是一种享受,更是一面镜子,看风景的你,同时也是他人镜头中的风景。游客的文明行为,关乎公民个人文明素质,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江津区通过多年努力,游客们的文明旅游意识已然深植内心、力践于行,并成为一道风景。各大公共文化旅游场地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一个暖心、舒心、愉悦的优良旅游环境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