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吕晓 苏盛宇 廖洋 周杭 陈婷 李江2025年01月17日
曹均平 区人大代表、白沙镇党委书记 曹均平 创造高品质生活,白沙要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两个基本面,坚持高起点优化空间布局、高要求完善功能配套、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高水平提质城市管理、高标准打造生态环境、高效率推进文旅融合、高精度抓实基层治理,加快建设新兴产业之城、文化创意之城,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江津副中心城市。
刘章军 区人大代表、先锋镇党委书记 刘章军 先锋镇将围绕“椒乡之源·康乐先锋”定位,发挥“九叶青花椒”原产地及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优势,聚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以先锋食品加工中小企业集聚区为牵引的花椒特色城镇、鹤山坪康养休闲“和美之地”、金紫坪生态农产品“直供之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贡献先锋力量。
钟海国 区人大代表、圣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钟海国 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宜居城市,让城区发展能级更加彰显。圣泉街道作为江津的首善之地,将锚定“魅力新城 品质圣泉”目标,努力建设城郊乡村振兴示范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街、数字重庆建设示范街,做活小区足球篮球联赛、合唱比赛等文体活动,做火成渝古道、金樽湖等文旅项目,谋划西部网球中心、石佛寺等项目,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
刘友林 区人大代表、重庆工商学校党委书记 刘友林 重庆工商学校将主动融入全区“一枢纽三高地”奋斗目标,依托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政校企行合作,夯实“五金”新基建。创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展中高本贯通培养专业覆盖面,以着力培养一大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成果,为全区打造“西部职教开放门户”,建设服务高品质生活新高地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张旭 区人大代表、鼎山街道江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张旭 居民高品质生活,对基层而言是通过发挥党建引领制度优势,建强社区服务群众的阵地,优化基层治理机制,为群众提供“高度、温度、精度”的服务。这就需要为基层赋能,不能让基层陷入“看得见,做不到”的低效困境。同时也要为基层减负,不能让基层出现“接不住、做不好”的超负荷现象。只有做好基层服务,提升服务群众效率,才能强化基层的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才能立足群众身边事、关心事,为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添砖加瓦。
贺君丽 区人大代表、重庆市江津区环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君丽 地方农业发展需要更多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以及科技创新,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支持,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延伸产业链;开展区域品牌宣传活动,提高江津柑橘的知名度,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彭蓉 区人大代表、重庆福城医院院长 彭蓉 打造宜居双福,加快公园的规划建设进程,注重对现有资源比如大岭湖公园的利用与维护。切实满足居民对优质生活环境的期待,塑造更具吸引力的区域形象,推动双福朝着宜居宜业的方向大步迈进。建议对公交线路进行合理规划和优化,确保能够覆盖双福街道及周边区域的重要节点和产业园区,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郑林 区政协委员,区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区文联副主席 郑林 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是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旅工作责无旁贷。我们将以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为抓手,让公共文化资源活力迸发,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均等,文化文艺产品持续丰富,江津文化名片更具辨识;让3200平方公里“春风所及皆诗意”,让150万人民“梦想可期致远方”。
官丽 区政协委员、双福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官丽 创造高品质生活,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双福街道瞄准“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圈的桥头堡”定位,立足“精明增长、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标准,不断推动城市品质系统重塑、蝶变升级,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我们也要把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品质城市作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具体抓手,持续谋发展、惠民生、补短板,让双福成为美丽之城、幸福之城。
何锡洪 区政协委员、重庆曾缔律师事务所主任 何锡洪 法律,为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是社会的基石,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这些年来,“遇事讲法、遇事找法”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而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开展好新形势下法治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义可期待、权利有保障、义务须履行,让法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记者 吕晓 苏盛宇 廖洋 周杭 陈婷 见习记者 李江
江津两会期间,区融媒体中心举办主题圆桌会,10位来自相关部门、镇街、学校、医院的代表委员和企业家等参加圆桌会,围绕“高品质生活”这一话题深入交流,积极为江津建设服务高品质生活新高地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