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黄娅秋2025年04月09日
本报讯(记者 黄娅秋)日前,经区县推荐、资格审核、综合评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文明办评选推出了2025年第一季度“重庆好人”20人(组)。其中,来自我区的一位残疾女作家的故事打动了不少人,她就是用爱书写人生,用行动传递温暖的卢玲。
卢玲因先天性双腿瘫痪,失去了行走的自由,也无缘校园生活。但她凭借顽强的毅力,自学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部分课程,在文学领域成绩斐然,著有长篇自传体励志小说《当幸福逆袭》,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纳入“中华自强励志书系”。她先后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重庆电台、《中国残疾人杂志》等媒体发表多篇文学作品并多次获奖,曾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感动重庆十大残疾人”“重庆市残疾人励志报告团演讲师”“江津区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联合会优秀会员”等称号。然而,卢玲并未满足于个人的成就,多年来,她始终致力于回馈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人。
昨日,记者来到卢玲位于我区德感街道南华社区的家中。卢玲一边热情招呼大家坐着,一边忙着和“网友们”聊天。“比如教‘o’的发音,大家想象一下,嘴巴成一个圆圆的形状,就像在吹泡泡,然后慢慢地发出‘o’的声音。”卢玲用标准的普通话回复着语音消息。
原来这是一个名为“渝爱普通话交流”的微信群,卢玲是备受尊敬的“老师”。这个群的特别之处在于,群里的成员大多是盲人,学习普通话对他们而言,不仅是提升交流能力的途径,更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她还会分享自己多年来学习语言的经验和小窍门,鼓励大家勇敢开口。她的坚持和付出,让群里的盲人学员们看到了学习的希望,不少人在她的教导下,普通话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交流也更加自信。
除了在微信群里教盲人学普通话,卢玲还惦记着邻里的小朋友。寒假里,她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临时课堂,为邻居家的孩子们提供免费托管服务。每天,孩子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卢玲家,围坐在她的轮椅旁,听她讲解各类知识。从语文的字词理解到数学的解题思路,卢玲都讲得细致入微。她深知知识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卢玲的善举,不仅为盲人学员和孩子们带来了知识,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无论生活有多少困难,都不能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他人的关爱。卢玲表示,未来,她会继续在这条充满爱的道路上走下去,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人带来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