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地升级 市民乐享品质生活

版次:02    作者:胡耀方 任培源2025年09月15日

遗爱池口袋公园 区城市管理局供图

记者 胡耀方 通讯员 任培源

宽敞的草坪上搭着几顶帐篷,孩子们奔跑嬉戏,老人们悠闲散步;曾经杂乱的街头角落,如今被各色花卉和精巧绿植点缀,成为拍照打卡点;过去封闭单一的绿地空间,通过打破边界、优化布局,变成了融合休闲、运动与社交的开放式公共场所……这些都是江津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全区通过更新改造、增花添彩、开放共享等举措,全域增绿1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得到稳步提升。

精准改造

满足“一老一小”需求

“现在带孩子来公园放心多了,再也不怕他跑跳摔跤。”周日上午,正在遗爱池口袋公园陪孩子玩耍的张女士指着新铺的塑胶地面说,“以前这里是水泥地,孩子跑闹总是提心吊胆。”

在得胜社区体育公园,几位老人正坐在新安装的休闲廊架下聊天。“增加了这么多座椅,走累了随时可以休息,对我们老年人太友好了。”今年73岁的陈大爷笑着说,“现在每天都要来公园转转,和老伙计们下盘棋,生活有滋有味。”

增花添彩

打造城市精致节点

在西江大道旁,原有绿化带也迎来了焕新升级。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分考虑到成本与景观效果两方面的均衡,我们选择长花期、多色彩的花卉品种,并扩大多年生开花、色叶植物的种植规模,绿化层次和色彩更加丰富。”

据了解,今年实施的3个增花添彩项目,以重点道路、重要交通枢纽和节点为核心,总提升长度达4.5公里,面积约3.8万平方米。

行走其间,随处可见层次分明、季相变化明显的绿化景观,城市品质和特色在花丛中悄然展现。

开放共享

拓展绿色活动空间

在圣泉公园,帐篷、躺椅、野餐垫随处可见,一家老小都在这片城市绿地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浒溪公园和圣泉公园作为今年新开放的共享公园绿地,迅速成为市民休闲的新去处。

这些公园绿地不仅提供了更多活动空间,还持续完善了配套设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目前,全区公园绿地开放共享面积已达22.7万平方米。

从大规模增绿到精细化管护,从道路绿化提质到公园开放共享,城市绿色生态本底日益厚植,市民的绿色福祉正随着每一处公园绿地的变化而持续增强。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