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立信正风纪 久久为功开新局

——江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版次:04    作者:2025年09月15日

一次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的有力实践,不断推动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一次让“铁规矩”长出动真碰硬“铁牙齿”的强大震慑,不断引领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一次把“获得感”作为检验成效“试金石”的理念重塑,不断催生作风之变可感可及。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市委安排,2025年3月以来,江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全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主体责任,认真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抓实抓细抓好“学、查、改、立、融”工作,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学习教育的丰硕成果,不断转化为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优良作风,汇聚成推进江津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扛责任、重调度 务实推动学习教育有序开展

坚持全面对标、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中央、市委部署要求,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江津抓落实”。

——高位统筹抓落实。区委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区委书记唐大军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谋划、靠前指挥,研究制定全区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区委常委会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召开区委常委会等重要会议研究部署,先后在区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全区干部大会等场合提出要求,带头调研指导,有力领导全区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区委常委同志、其他党员区级领导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到分管联系单位加强具体指导,推动学习教育责任传导落实。

——调度督导提质效。成立区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完善归口指导、风险防控等12项机制,每月迭代更新工作事项清单,闭环落实各项任务。组建3个区委督导组,对15家单位开展督导,以点带面促进全区学习教育提质增效。区领导牵头组建7个调研组、3个督导组全覆盖对各单位进行督导。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加强归口指导。依托“红岩先锋智慧党务”应用及时调度全区学习教育情况。开展学习教育“回头看”,召开全区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选取21家单位进行评估。

——宣传引导凝共识。在区级融媒体平台开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栏,在“江津发布”“江津微党建”等平台开设专题,刊发转载视频稿件800余条次,全网综合流量600万+。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新闻联播》、人民网等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先后27次报道江津学习教育做法。

学理论、强党性 筑稳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如何避免理论学习“浅尝辄止”?

区司法局开设“每天学一点”专栏推进学习;四面山管委会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党员开展“沉浸式”学习;江津中学构建“三听三看三讲”学习方式,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江津综保区构建“集中研学理论+入企实操实训+跨境拓展视野”三维学习体系,推动学习教育深耕开放一线、融入发展实践……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场景,只为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夯基固本。

——自主学促常态化‌。区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逐章逐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重温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常学常新、学深悟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学习强国、“风正巴渝”等载体扎实开展自主学习,深化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把握。

——集中学促制度化。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党委(党组)学习等学习制度,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成“1+3+N”学习研讨体系。区级领导班子高质量举办2天读书班,带动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全覆盖举办读书班。区委示范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355场次。推动党支部全部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开展交流讨论5172人次。区委常委同志在分管领域、单位讲授专题党课,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领导干部讲授专题党课3720场次。组织关键岗位干部列出岗位风险点,采取座谈、廉政谈话等方式加强警示教育。

——培训学促体系化。在全区7期主体班、63期专题班中纳入有关学习内容。制作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红色地图,依托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等17个现场教学点,打造六大“津彩课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作风。

盯顽疾、挖根源 对标对表查摆突出问题

西湖镇坚持“开门纳谏、下沉问需”,收集群众关于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26条;广兴镇设立“作风监督岗”,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担任监督员,收集意见建议37条;区中心医院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在门诊大厅、护士站等张贴“津医码上办”二维码,及时收集办结群众反映的问题……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风”表现深入查摆问题。

——深入群众听意见。区级领导干部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到基层单位开展调研指导、接访下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示范带动处级领导干部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常态落实“三会”解决“三事”机制,通过走访座谈、民生热线,借助“民呼我为”“码上举报”等平台,运用“八张问题清单”广泛征求群众、企业意见建议。目前,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12986人次,征求意见建议2174条,收集问题528条。

——刀刃向内查问题。对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个问题清单等重要要求,对照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发现的问题,深入查摆,深刻剖析贯彻民主集中制、文风会风等方面的作风问题,建立面上统筹、审核把关、跟踪督办、动态更新机制。推动普通党员对照《重点问题清单》立查立改。组织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等对照反面典型查摆不足,农村党员干部聚焦落实惠农政策等查摆问题。

——以案为鉴强震慑。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处级及以上领导班子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会123场次,基层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3680场次。下发全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14个,依托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等廉洁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旁听庭审。党员干部深刻体悟:“中央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抓整改、破难题 一严到底纠治作风顽疾

“以前水管老爆管,现在管网改造好了,用水踏实多了!”近日,圣泉街道浒溪苑B区的住户孙小燕聊起困扰多年的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语气里满是喜悦。从频繁爆管到用水稳定,这一转变源于圣泉街道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多方联动破解民生难题,切实解决了居民用水困扰。

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民政、税务等部门负责人定期窗口坐班,热情接待办理业务的企业和群众,将作风转变“融”入提升服务效能的细枝末节;在先锋镇的田间地头,“田间思政课”正在进行,年轻干部脚下的泥土与心中的纪律同频共振……从机关到村镇,从办事窗口到村社田间,在江津,一场以减负、增效、惠民等为核心的实践正悄然改变干部的工作方式和群众的真实体验:始终聚焦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坚持立行立改。区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同志坚持从本级、本人改起,带头整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督促全区各级各单位对查摆出的问题逐一“过筛子”,分析成因表现,立行立改、真改实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整改目标、措施、时限、责任人,逐一挂账销号。

——抓实集中整治。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区级领导班子、处级领导班子分别确定27个、681个集中整治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对需长期整改的列入经常性整改整治台账。医疗卫生机构医德医风有关问题集中整治扎实开展。

——注重跟踪问效。区委书记牵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全区集中整治工作。建立“区级领导包案整治、相关单位协同配合、区级部门镇街联动”机制,形成“回路”、合力解决。抽查处级领导班子集中整治情况,责令销号不实的单位“回炉”整改。

立规矩、治根本 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区水利局推动建立权责明晰的区、镇、村三级责任体系,完善“政府主导、企业运营、专业管理”的县域供水统管机制,全面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目前,全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万人千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111处农村供水工程出厂水关键指标100%达标,让全区78万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学习教育中,各单位注重“当下改”和“长久立”,着力破解深层次问题,推动补齐机制漏洞,不断增强作风建设精准性实效性。区人力社保局建立了整治骗取套取社保基金问题工作制度,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完善了江津区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区统计局制定了江津区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核查办法,区教委出台了江津区落实中小学食堂“三同三公开”工作制度实施方案……

——持续强化党建统领。全区把作风建设深度嵌入“885”工作体系,将学习教育发现的重大问题纳入“八张问题清单”闭环管控,把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情况纳入“885”党建报表季度晾晒,持续推动整改。依托“党建智慧政治生态监督系统”“公务在线平台”等进行数智监督,数字赋能提升作风问题长效治理能力。

——落实风腐同查机制。把握风腐同根同源特性,构建由腐纠风工作链,把同查同治理念贯穿办案、监督、教育等各环节,同步严处违规吃喝、送礼收礼等不正之风。开展工程建设和投融资领域风险排查,紧盯园区、企业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推动风腐问题一体整治。

——总结固化经验做法。制定完善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总结提炼“优化政务服务小窗口,推动利企便民大服务”“深化‘一卡通’改革,全力打造‘津’彩社保服务品牌”等8个典型案例。

学习教育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机制,推动全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转作风、见实效 融入中心大局助推发展

“大同路571号附20号附近居民晚上出行不便,能不能加装一盏路灯?”今年6月,在几江街道小什字社区会议室,一场由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带队的“津管家”邻里会,高效回应居民诉求。区城市管理局突出“服务所向”,传递“城市治理”温度,依托“城市治理进社区”、“津管家”邻里会,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725条,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5个。

放眼江津,类似案例比比皆是。区林业局“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市级综合试点”入选2025年全市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鼎山街道为方便群众办事,建成小区党群服务站3个,实现42项政务服务“家门口办理”;支坪镇设立红岩党员示范岗45个、红岩党员突击队4支,激励党员在服务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项目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屏镇紧密结合服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目标,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各镇街、部门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为民服务紧密结合,推动作风转变真实可感。

作风一变,气象万千。一系列发生在江津大地的真实改变,深刻印证了一个道理:作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津将开展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好区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干事创业、推动发展上。

——强化保障激活力。落实全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6条措施,实施年轻干部“双向历练成长计划”“交流互派培养计划”,完善“赛马比拼”“揭榜挂帅”等机制,设立红岩党员示范岗2546个、红岩党员责任区768个。

——破立结合优生态。区委专题研判全区政治生态,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完善“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镇街、部门、企业制度,深入开展“服务企业专员”活动,走访规上企业718家次,解决企业各类问题183个。推动1.2万名在职党员“双报到”,持续推进“三进三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万余人次,帮助解决问题1500余个。

——干字当头谋发展。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建设,建好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打造一流工业园区,持续推动“3+3+X”现代制造业集群能级提升,扎实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和改革试点示范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等重点任务落实,加快建设“一枢纽三高地”、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新征程上,江津将切实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到实处,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本版图文由区委组织部提供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