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酿造”美好生活

——看周锡英自力更生甩“穷帽”

版次:01    作者:贺宝胜 胡杰2020年09月18日

记者 贺宝胜 胡杰

在支坪镇天堂村,提到白酒,很多村民都会谈起周锡英,并分享一个勤劳致富的故事。

驱车跨过綦河真武大桥,沿着沥青路面行驶500米,路边一个白酒作坊的招牌格外醒目,淡淡的酒香扑面而来。走进地下酒窖,在干燥的地面上,43个酒缸整齐排列,昏暗的灯光下,周锡英脸上带着笑容。

“一路走来,酸甜苦辣都尝过,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现在日子终于好起来了,相信以后还会更好。”昨日,面对记者,周锡英用粗糙的双手捋了捋衣服,坚毅的表情浮现在脸上。据她介绍,目前酒窖已存白酒2万余斤,今年以来收入超过5万元,彻底告别了贫困。

周锡英和她的丈夫黄盛勇,都是支坪镇天堂村四组村民。为抚养一对儿女,1998年,黄盛勇、周锡英在儿子还不满一岁时,就一起到广东打工,黄盛勇在建筑工地干活,周锡英则在工厂上班。2012年,黄盛勇被检查出得了尿毒症,两人被迫回到老家,开始四处寻医治疗。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周锡英一边为丈夫治病,一边到双福一家电子厂上班。虽然周锡英月薪有2000多元,但黄盛勇每个月的药费和透析治疗费用就要3000多元,孩子要上学、看病要花钱、家人要吃喝,顿时让周锡英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

“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只要不懒就不怕没有饭吃。”谈起当时的情形,周锡英眼泛泪光。在工友的介绍下,周锡英到贵州学习烤酒技术,准备卖自酿酒增加收入。学成归来,周锡英从天堂村农户手里,收了200斤高粱开始烤酒。由于经验不足,高粱蒸过了头,全糊了。两口子看着黑乎乎的糊高粱,面对面坐了很久。

周锡英一家的情况,很快就被支坪镇所知晓。2017年周锡英一家被纳入建卡贫困户。在扶贫干部的对口帮扶下,在高职院校读书的儿子减免了5000元学费,又帮他们一家买了医疗保险。同时,帮忙联系了4万元免息贷款,用于建设烤酒作坊。最重要的是还邀请酿酒专业技术人员对周锡英在浸泡、蒸熟、摊晾、下曲、发酵、测温、烤酒等各环节进行技术指导。

“当时看到烤出来的酒,心里顿时就轻松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周锡英酿酒技术飞速提高,通过几次实践,看到浓香的白酒从细管中流出,脸上挂满了激动的泪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周锡英迅速注册了玲锐白酒作坊,酿造的白酒也很快通过了计量质量检测。看到致富希望的周锡英动力更足,通过不断学习,除了酿酒技术愈加熟练外,还把房后的3亩地改造成池塘,采用酒糟养鱼。

有技术、有设备、有希望了,但是创业之初异常艰难,周锡英辛辛苦苦烤出的酒并不好卖。这点困难没有难住勤劳的她。她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拉着烤酒工具到各村挨家挨户跑,帮农民代工烤酒:农民自己出高粱,她帮忙烤酒,一斤粮食只收1.5元加工费。终于生意逐渐有了起色,每年纯收入由最初的不到1万元逐步增加到8万多元。

在问及以后的打算时,周锡英表示,在全力帮助丈夫黄盛勇治疗的同时,精心酿好“良心”酒,力争扩大作坊规模,打造出自己的白酒品牌,让日子越来越红火。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