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村社供水管网老化屡“罢工”——

“圣泉速度”三十天根治“急难愁盼”

版次:01    作者:肖彦 严仕海2022年04月29日

记者 肖彦 通讯员 严仕海

昨日中午,圣泉街道陡石村9组村民慕泽桂开始淘米做饭,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倾泻而出。但就在去年,她却因为自来水的事萌生了搬到女儿家住的想法。这是为什么?

陡石村地势崎岖,因境内有一陡石斜坡而得名。登高望远,浩荡长江奔流不息。去年,该村管网老化屡“罢工”,群众守着长江喊“口渴”。

天热农忙,干群齐着急

早在2011年,陡石村群众就喝上了自来水。供水管网从德感水厂引出,一套管网供应山下的双龙社区和山上的陡石村,本是群众的“幸福源泉”,却因逐渐老化,承受不住水压而频繁“爆管”。

双龙社区、陡石村群众喝上自来水后,用水、储水习惯发生了转变,大部分家庭淘汰了水井、水缸。2021年6月停水第一天,群众就“急了眼”。

花椒是陡石村农业支柱产业,停水当天正是花椒采摘期。采摘花椒的村民直呼“遭不住”。“采摘花椒粘上花椒粉、花椒刺,不及时洗澡身上很难受”“家里面没水缸,喝水都有问题”……

入户送水的街道、村社党员干部了解情况后比群众更着急,立即上山找漏点。

寻漏点难,正常供水更难

供应双龙社区、陡石村的15.7公里管网,蜿蜒遍布在杂草、乱石、灌木林间,最高高差达到190米。

“和城里面‘爆管’不一样,我们这里的管网漏了,水顺着山坡就流走了,基本不会积水,得一米一米地看。”陡石村党委书记兰庆容说。

党员干部很快全面铺开,一步一步地爬,一米一米地看。经过10多个小时检查,发现漏点11个。当抢修工人争分夺秒把漏洞补齐修好后,大家长舒了一口气。

前脚刚走,坏消息后脚就来了——承受不住水压,供水管网再次“罢工”。“修修补补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技术人员评估之后得出结论。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圣泉街道一边着手修复管网,一边着眼长远根治难题。只有全面更换管网才能彻底解决,但全面更换面临一系列难题:耗资大、施工难、工期久。

面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是绕着走,还是迎着上?

“再难也要实施这个直接造福于民的工程,切实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专题会议上,圣泉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贞模斩钉截铁地说。

时断时续,群众用水发愁

经过修理、调低水压,供水管网逐步恢复,但群众仍然发愁。

“那段时间,自来水还没有山泉大,管网就像裤腰带——说爆就爆。”慕泽桂表示,水压低、供水时断时续,大家都不习惯,想进城和子女住的老年人不少,想发展产业的村民心里没了底。

圣泉街道将两村社农村饮水维修养护项目动态纳入街道民生实事项目。为了把民生实事工程办好办实,

最大限度增强稳定供水能力,圣泉街道兵分三路:采用召开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面对面、心贴心,察民情、访民意,全面宣传,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解决资金等难题;邀请区财政局、区水利局等部门开展调研,优化管网布局。 (下转第二版)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