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4 作者:廖洋 廖秋平 刘朦濛2023年01月30日
区政协常委会议视察珞璜临港产业城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
区政协十七届新任委员集中培训班(第一期)开班
区政协调研市郊铁路江跳线、渝昆高铁江津站等重大项目并建言
区政协主席会议专题视察农文旅融合发展
区政协主席杨利调研“渝事好商量+政协委员工作室”
区政协组织农技专家田间“授课”
记者 廖洋 廖秋平 通讯员 刘朦濛
胸怀大局,情系发展;砥砺奋进,履职担当。2022年,江津区政协交出新时代高质量履职“答卷”——召开常委会会议5次,主席会议15次,交办提案39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21篇,向区委、区政府报送各类协商成果23件,获区领导批示56件次……
2022年,是新一届区政协的开局之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政协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带领全区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声有色,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展现了新一届区政协的新面貌新风范。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牢牢把稳“思想之舵”
思想决定行动,方向关乎全局。
2022年,区政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及时研究部署宣传贯彻方案,组织广大委员分专题学习,深入界别宣讲,积极团结带领全体委员和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以理论学习带动实践创新,以作风转变促进能力提升,筑牢新时代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这一年,区政协上下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第一议题,利用区政协两级党组会、区政协常委会、主席会、专委会党支部学习和界别小组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理论学习170余次,分层分级召开“悦读新思想、奋进新时代”读书分享活动33次,评选出优秀学员69名,把中共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共同为落实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过去一年,区政协全面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围绕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五地一城”奋斗目标,深入开展“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重点履职活动及“我为同城化发展作贡献”实践活动,以务实的履职成效助推江津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与此同时,区政协还积极深化两级党组自身建设,将全体党员委员编入7个专委会党支部,坚持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奋力书写“履职新篇”
在围绕中心中找准定位,才能在服务大局中有所作为。
2022年,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全区重点工作任务,找准履职切入点,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年开展重点协商22项、重点通报8项、重点视察15项、重点调研8项。一次全会期间,区政协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开展热烈讨论,遴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工业企业分级评价的建议》《深入打造富硒品牌 建设餐饮消费品强区》等33篇调研报告作为大会发言。常委会围绕存量工业企业“倍增”行动开展情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广泛协商,主席会围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情况等6个课题开展专题协商,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有益参考。不仅如此,区政府区政协季度协商会议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围绕优化市郊铁路江跳线江津境内轨道站周边交通设施、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等7个议题开展面对面协商,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过去一年,区政协着力在民主监督中助推发展,在参与、支持、服务发展中当好“监督员”,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积极助推营商环境改善,聚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围绕登记财产、招标投标等8项主要考核指标,查找重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报送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入选重庆市政协100件优秀提案。此外,区政协还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各专委会、各界别组织广大委员围绕村级集体经济等课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70次,形成报告31篇,把建真言、献良策的过程转化为凝聚发展共识的路径。
增进共识增强团结 同心凝聚“发展合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过去一年,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统战功能,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广泛寻求推动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用心画好服务发展的最大同心圆。期间,区政协健全完善知情明政的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有效参政议政的基础,更好激发广大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在津市政协委员为例,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期间,在津市政协委员积极呼吁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提交了高质量提案18件,助力江津融入全市发展大局。
这一年,区政协积极助力全区大战大考、推动重大任务攻坚落实。区政协办公室乡村振兴帮扶集团持续助推贾嗣镇龙山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支部共建、产业指导、品牌打造等工作,筹集帮扶资金、物资及开展消费帮扶共计60余万元。各参加单位组织各界别委员广泛开展扶危济困、捐资助学和送文化、送医疗、送法律、送政策服务,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贴近群众,营造共谋发展、共促振兴的生动局面。面对三年来最严峻的几次疫情,广大政协委员及区政协机关干部听党指挥,坚决落实区委疫情防控总体部署,投身一线,共同参与医疗救治、市场保供、复工复产、后勤保障等工作,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1200余人次,协调各类物资及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引领各界群众同心抗疫,在特殊时期书写了特殊的“委员作业”……
汇集众智资政建言 广泛传播“政协声音”
立稳“风向标”、聚焦“主旋律”、树好“新形象”。
过去一年,区政协始终坚持把提质增效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做好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文史、理论研究和宣传等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推动政协履职更加务实高效。
在提案工作方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究实效”方针,把提案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区政协十七届一次会议以来交办的395件提案已全部办理答复,一批群众关心、委员关注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案者对办理情况的满意率达98.7%。
在社情民意信息方面,充分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遴选15名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担任信息“前哨”。数据显示,全年采编上报121篇社情民意信息,其中2篇信息获全国政协采用,14篇信息获市政协采用。
在“渝事好商量”协商工作方面,进一步优化“渝事好商量+政协委员工作室”协商平台建设,在区政协协商平台基础上,在部分镇街、部门、企业设立20个政协委员工作室,下设若干工作站、联络点,形成“1+20+N”的“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全年围绕规范停车管理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共开展协商78场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53件。
在理论宣传工作方面,持续积淀人民政协的文化底蕴,全面完成《“行千里致广大”——重庆人文丛书》(江津篇)编纂工作。期间,举办了政协系统“喜迎二十大·委员建新功”文艺作品主题创作活动,广大委员用531件精品力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为人民的风采风貌。此外,还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刊发各类稿件400余篇,在市政协报刊登署名文章2篇,推动委员故事深入人心,政协声音广泛传播。
健全机制守正创新 切实练就“过硬本领”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过去一年,区政协深入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着力建机制促规范、抓队伍强基础。期间,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进一步深化对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性认识,在全市各区县政协首开区政府区政协季度协商先河,形成了《区政府区政协季度协商工作办法》,创造政协协商新模式;推进规范化运行,修订了《提案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提案征集、审查、处理、办理、督办等基础工作;出台了《专委会工作规则》,为各专委会有效开展协商履职活动提供了工作遵循;完善程序化协商,充分尊重协商各方权利,制定《关于开展“渝事好商量+政协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活动的实施方案》……
过去一年,区政协按照“讲政治、善团结、负责任、有效率”的要求,不断提升政协机关服务专门协商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主席会成员示范引领,带头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带头参与重大项目、联系重点企业,认真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工作要求,为广大委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树立了典范。加强专委会建设,以打造带头履职、率先垂范的中坚力量为目标,充实各专委会兼职副主任、委员等工作力量,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区政协经济委获评重庆市政协履职贡献优秀组织奖。强化机关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在区政协机关深入开展“四力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打造“政治强、素质高、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机关氛围。
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在新的一年里,区政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奋发的精神,勇于担当,扎实履职,努力谱写新时代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