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4 作者:龙春梅2023年05月15日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组织职工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报道江津“两会”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抗洪一线采访报道
江津融媒电商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报道区运会
江津融媒小记者团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原创卡通吉祥物津津和融融
作为重庆市区县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江津区媒体融合改革以“一体化”“可视化”“智慧化”为抓手,致力于突破体制机制等改革“深水区”瓶颈,着力构建全媒传播体系,创新内容生产表达,参与区域社会治理,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中,“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更加便捷、精准、高效。
截至目前,江津融媒实现了从“真融真改”到“深融深改”的二次飞跃。资源、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管理、服务、运营实现一体化统筹,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移动端平台矩阵粉丝量和下载量突破300万,“两微一端”综合排名位居重庆区县政务新媒体前列,直播、手绘、H5、小剧场等创新表达形成了一批可视化产品案例;客户端最江津App成为“智慧江津”城市建设唯一入口,网络问政、公益直播带货、津品汇等栏目和项目成为民意表达和乡村振兴的载体,党媒深度参与和推动着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体化”构建全媒传播体系
顶层设计一体化。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科学规划,高位推进区融媒体中心建设,从机构编制人员、资金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建立等事项给予倾斜支持。江津区融媒体中心为区委直属正处级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同步成立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市场化经营。区融媒体中心履行出资人职责,通过“一个中心统揽”对其进行行业指导和管理。目前,区委深改委会议专题研究突破了优稿优酬、多劳多得等体制机制“瓶颈”,实现了中心和公司战略一体化规划、组织一体化重塑、流程一体化重构、人才一体化培养、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薪酬一体化考核,真正做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平台再造一体化。构建全媒体采编中心,打通广播、电视、报纸、网站、App、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报网台微端屏”多平台资源优势,推动“大屏带小屏、小屏通大屏、多屏连受众”的全方位互动,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目前,区融媒体中心拥有传统媒体、新媒体、中渝主流媒体账号、重要商业媒体账号、户外媒体平台5大类共20余个传播平台。报纸实现AR/VR、虚拟主播等可视化有声阅读;电视栏目可在移动端、PC端、户外大屏、第三方社交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实时回看;4045个应急终端村(社)全覆盖,是全国区县级应急广播样板;户外T型广告牌、户外电视大屏、户外党报阅报栏等户外媒体平台助力线上线下一体化拓展。
资源共享一体化。盘活媒介资源和渠道,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对上与央媒、市级媒体、重要商业宣传平台等做好连接,实现“借船出海”,开通了人民号、央视新闻、央视频等主流媒体账号以及抖音、腾讯企鹅号、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等重要商业媒体账号共14个;对下与区内各部门、镇街等企事业单位共享资源,通过托管镇街部门微信公众号、网站,形成江津融媒资讯矩阵,实现江津全域政务服务信息资源的联通汇聚;同时广交“圈友”,和泸州、合江、永川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里的兄弟融媒体中心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互惠共享共赢,新闻宣传实现全网全媒“上下通融”、同频共振。
“可视化”推动内容生产表达
丰富可视化形式,增强接受度。成立融媒直播、新媒体产品创作、影视制作等10个“融媒+”工作团队,以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写作语言和编辑布局,灵活运用短视频、直播、H5、手绘、动图、小程序、海报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内容进行立体呈现,打造鲜明的江津融媒IP。以围绕中心工作为例,《江跳线完成“跑图”试运行》《江津“黑科技”》等系列创意短视频,通过记者打探、亲身体验和剧情演绎等方式,少了说教味,多了亲切感,累计流量超6000万。“两会”等重大主题宣传,在直播的同时,通过“即时快剪+快速精剪”,可以半小时內出短视频新闻,达到了既“抓人眼球”又“余音绕梁”的效果。两年多以来,区融媒体中心生产的可视化产品全网流量上亿的有3条,1000万+的有22条,100万+的有680条。
注重可视化需求,提升参与度。以“融媒+活动”深耕本土、增强互动、提升粘性,实现“周周有小活动、月月有大活动、季度有品牌活动”。拓展文化传播,和区级文艺界协会、区级部门等联合举办各类全区性赛事活动,比如江津区器乐大赛、舞蹈大赛、声乐大赛等,和全区所有文艺赛事深度合作;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联合区委网信办、区文明办开展“我们的节日”、“雷锋精神处处在”志愿服务、“家国同庆晒祝福”等线上图片视频征集活动,联合抖音、快手组织摄影评比活动和网友见面会;常态化开展“大型媒体公益行”活动,先后走进20余个学校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心愿1600余个,筹集发放爱心物资上百万元。融合以来,共策划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80余次,参与人数达650万人次。
研发可视化应用,增加精准度。依托微信平台的活跃度和H5页面、小程序稳定的生态环境,自主研发“江津融媒”微信小程序,与客户端最江津App的用户体系实现打通,新闻频道、投稿爆料、网络问政、电商服务等板块数据实现共享,形成自由大数据精准推送。依托客户端最江津App“积分商城”板块,研发积分兑换机程序,粉丝和用户通过转发微信公众号和App的新闻产品、参与评论区互动,可获取相应积分,在兑换机上实现24小时自助扫码免费兑换日常生活用品。积分兑换机上线应用1年多以来,线下参与人次超过2万。
“智慧化”参与区域社会治理
延伸触角,提升治理效能。以“开门办媒”为出发点,组建“融媒通讯员”“融媒粉丝群”,社会记者队伍超3000人,实现部门、镇街、企事业单位、村(社)全覆盖,提升媒体的社会动员和组织功能。研发江津纪委民生实事查询系统,打造集民生资金“公开公示、投诉监督、信息共享、政策宣传、统计分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信息化平台,以信息公开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畅通渠道,提升监督效能。以“媒体监督”为利剑,着力办好“融媒问政”,打造集“问政平台、问政调查、问政反馈、融媒内参”的四合一问政体系。目前已入驻了部门镇街107家问政单位,每个单位有专门的联络员负责在线解答群众诉求疑问。对于有价值的信息,区融媒体中心不定期形成融媒内参,上报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阅。针对接收到的民生需求,成立“融媒帮帮团”对接服务,帮助群众解决买药难、卖菜难、办证难等急难愁盼事项500余件。目前“融媒问政”解决群众投诉事件21890起,交办回复率98.5%。民情民意“反映在江津、解决在江津”的目标基本实现。
盘活流量,提升智慧效能。发力本土客户端最江津App,导入渝快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公交、民生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最江津App成为江津“智慧城市”建设的唯一入口。上线江津唯一的官方电商平台“津品汇”,由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区供销社、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共同主办,市民可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津品汇”进入商城购买产品,目前入驻本地商家157个,江津特色商品数3575个。开展“乡村振兴·直播带货”公益项目,帮助农副产品“出山”“进城”,累计销售遍及19个省、市、自治区,主播左正荣获首届“寻找西部带货王”电商主播大赛冠军。区融媒体中心在盘活“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中,以流量变现助力密切群众联系,多途径构建智能媒体新平台和治国理政新平台。
经验启示
一是因势而谋,促进“合”与“活”的有机统一。江津作为改革先锋探路者,区委区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扶上马再送一程。区融媒体中心主动作为,在平台再造、汇聚资源、打通渠道、管理运营上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一体化发展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融媒事业发展呈现出“源头活水”的勃勃生机。
二是应势而动,促进“形”与“神”的有机统一。融媒体时代需要通过内容传播来触达、链接人民群众,如何推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关键一环。区融媒体中心坚持移动优先策略,以可视化为重点,以内容本土化为路径,以“融媒+活动”为运营突破口,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和商务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三是顺势而为,促进“治”与“智”的有机统一。当前,县域用户已成为移动应用最大的增量群体。区融媒体中心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大技术开发应用,以技术赋能深度参与到县域基层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同时,聚焦民生民情,拓展媒体监督功能,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以更多的延伸服务密切和群众的联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让互联网的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本版图文由记者龙春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