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王茜 郭越宏2023年05月26日
记者 王茜 实习记者 郭越宏
她是江津区名师、区骨干教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获得了重庆市“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和江津区“师德楷模”称号,是名副其实的“重庆好人”,她就是白沙镇鹅公小学教师杜述婷。
情系山区 她义无反顾
1966年,杜述婷出生在永兴镇花滩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我家那时候真的好穷,我的小学、中学都是靠学校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接济读完的。”成长经历让杜述婷懂得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感恩之心让杜述婷毅然选择扎根山区。35年间,杜述婷三次放弃了正式调到江津城郊或城区任教的机会,坚守鹅公小学,“我当初是主动申请调过来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鹅公小学)更艰苦。”谈起当初情景,杜述婷依旧坚定:“这里需要我,我不能走。”
多年的山区教学,杜述婷曾进大山钻山洞,只为找到闯祸的学生;夜里走过山路,只为送路远的学生晚归;自制冰糖雪梨枇杷膏,只为学生不再咳嗽;上山找草药,只为治疗学生烫伤……在将知识带到山区、带给学生的同时,杜述婷用挚爱和真情守护着山区的学生。
坚守山区 她收获满满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一年又一年,杜述婷在鹅公小学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得失?我觉得我在这里都是收获,没有失去什么。”谈起收获杜述婷觉得满足。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杜述婷成为了教师中的佼佼者,从业至今她先后获得了江津区级骨干教师、江津区名师等多项荣誉,在全区课改比赛、“中华魂”读书大赛等比赛中屡屡折桂。同时,山区清苦艰难的教学环境和山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让她高尚的师德得以彰显,她由此获得了重庆市“最美乡村教师”“重庆好人”、江津区“师德楷模”等光荣称号。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从没有想过自己要获得什么荣誉,我想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山区的孩子能有机会走出去,能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几十年来,杜述婷总为自己的学生参加各级征文、演讲、科技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而满足,为他们考上了大学而高兴。
为了山区 她无怨无悔
工作上,杜述婷事事亲力亲为、处处细致入微,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留给她的学生和这一片山区。但在生活中,她最亏欠的却是家人。
“记得那是2003年的春天,他(杜述婷儿子)患了腮腺炎,在江津医院做完手术后,我就回学校了,请了个亲戚帮忙照顾。可是儿子病情却恶化了,需要转院到重庆大坪医院做二次手术,我都不在场,直到第二天我才见到了手术后的儿子。”对家人的亏欠是这么多年扎根山区留给杜述婷唯一的遗憾。
“这些年,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对山区学生和对山区教育事业的牵挂,让我怎么忍心离开?”当记者问杜述婷准备干到什么时候才退休,“能干多久就干多久吧,只要身体还行、学生还需要,我就还可以。”杜述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