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首席专家团队攻关关键技术——

让鱼儿“瘦身” 让渔民“增肥”

版次:01    作者:苏盛宇 苏俊杰2023年06月14日

记者 苏盛宇 通讯员 苏俊杰

日前,我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水产首席专家苏承刚及团队成员们来到李市镇笋河囍庄,仔细查看瘦身鱼生长情况。

在水产这一行业,苏承刚已经工作了40个年头。2021年,他牵头组建了江津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产首席专家团队,主要负责渔业技术推广和研发。目前,该团队共有6人。

“我们团队正在研究的课题是江津瘦身鱼养殖技术规范,就是研究瘦身鱼在不同养殖模式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什么时候开始瘦身?瘦身多长时间?瘦到什么程度?最后形成一个养殖技术标准,从而实现江津瘦身鱼标准化生产。”苏承刚告诉记者,目前是专家团队实施项目的第二年,已建成试验站4个,面积300亩。

专家团队根据对生态瘦身(草鱼)商品鱼肉进行抽样检测,通过大量检测数据分析,拟定生态瘦身(草鱼)各项指标值的范围,设计静水原池瘦身、静水异池瘦身、流水原池瘦身、流水异池瘦身等4种模式,在4个试验站进行养殖试验,试验期3年,共4至6个养殖周期。

“多亏了专家团队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基地瘦身鱼养殖才有了标准规范。”笋河囍庄负责人万勇告诉记者,以前最令他困扰的就是瘦身鱼的成活率问题,按照传统的养殖模式,瘦身鱼的成活率仅70%左右,这样不仅不赚钱,还会亏本。通过专家的技术指导,目前采取静水异池瘦身模式,成活率可达98%以上,突破了瘦身鱼养殖的瓶颈,也让养殖户获得可观的利润。

“接下来,我将率领团队完成课题研发,将瘦身鱼养殖鱼病防治技术向全区推广应用,继续为江津渔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让鱼儿‘瘦身’,让渔民‘增肥’。”苏承刚告诉记者。专家团队将继续按计划推进实施,完成50个以上的样品抽检任务,形成《江津区生态瘦身草鱼养殖技术规范》。同时,认真总结整理经验,及时印制技术手册,举办培训班,提高全区养殖户的养殖成活率和利润率。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