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2 作者:2023年07月19日
(上接第一版)区融媒体中心建立了每月编委会、每周策划会、每日编前会工作制度,以“三会”统领中心宣传工作。每月编委会邀请区委宣传部到场指导,中心各编委轮值主持召开,围绕当月全区重大主题、热点话题、重要选题等,做好前瞻性策划安排;每周策划会围绕具体的策划选题,从宣传基调、选题立意、推送节奏、产品形式、反响预判等方面做好统筹安排,形成任务清单进行落实;每日编前会,检视反馈各平台新闻产品传播效果、社会反响,并及时调整宣传导向和节奏。
针对不同的宣传需求,在宣传策略上也有所不同。今年年初推出的《贯彻党的二十大 江津加油干》系列主题报道,除在“报台网”传统媒体平台开辟专题系列报道外,中心还邀请10余位镇街、部门“一把手”做客“融媒会客厅”,推出专题访谈报道,并以图文、精编短视频、海报、微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全平台、多维度、立体化的融媒体报道,全面反映全区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浓厚氛围。
做优爆款 深耕流量
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让新闻内容引领大流量,最根本的还在于内容创新。近年来,江津融媒体中心以生产优质内容赢得传播优势,推出了一系列温暖热烈的“现象级”宣传产品,让正能量引领大流量。
48岁医生辞世,用双肾和肝脏挽救3名患者生命,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年6月,当第一篇《感人至深!江津48岁医生刁攀娅辞世捐献器官救3人》的报道经江津融媒微信公众号推出后,在全网引起极大关注。由江津融媒提供的原始素材和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每日电讯、学习强国等数十家央媒、省市级媒体和商业平台二次编发转载,一度抢占新浪微博热榜第一,仅微博话题阅读量便超3亿。
深耕传播力,才有影响力。年初,各地文旅主任纷纷“出战”,使出浑身解数,为家乡“代言”。区融媒体中心借势出击,邀请区文化旅游委主任李雪出镜,以“我有火锅又有酒,想听故事这里走”为题,拍摄古装文旅短视频。先导片《他是谁?今晚揭晓》成功预热,随后推出主产品《江津区文旅委主任邀请全国网友游江津》轰动全网,再以《拍摄花絮》完美收关,总浏览量突破1亿人次,极大地提升了江津文旅的美誉度和关注度。
管中窥豹,这两个爆款产品的出圈,只是区融媒体中心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区融媒体中心着眼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坚守主业不动摇,实施“出圈扩圈”传播战略,探索打造“大屏+小屏”多角度多感官全媒体传播体系,依托电视、广播、手机APP、微信、抖音、视频号等融媒矩阵,对内对外同步推介原创报道,初步形成覆盖全区、辐射全市、传播全国的江津全媒体宣传大格局。
打破壁垒 做强团队
媒体融合竞争,人才队伍是关键。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了直播、文案、短视频、技术研发等10个融媒团队,以项目制形式鼓励职工灵活组团协同作战。项目召集人根据业务内容、呈现方式、受众人群、发布平台等要素,提出业务需求,从各个团队中抽调合适人选,组建跨部门项目小组。项目小组打破部门界限,组建起独立的全链条生产线,可以更好地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致力于打造有影响力的精品产品。
认真对待每一次任务,用心打磨每一个产品。各项目小组用作品说话、用实力发声。今年的新春大直播活动,40余人的工作小组,在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舞台包装到直播环节设计,从现场调度到5G技术运用,进行了深度策划,为观众带来了8个小时不间断的“沉浸式”直播体验,受到市传媒监管处的高度赞扬。
今年5月,第十四届地市新媒体创新发展大会暨“百名总编看江津”大型采访活动在江津举行。区融媒体中心作为承办单位,抽调了最精锐采编力量,采用最前沿融媒技术,成立报道工作小组,5天时间完成了开幕式、专家讲座、圆桌论坛等全程视频和图文直播,全网发布文图、短视频等报道300余条次,流量超5000万。
媒体融合,“苟日新、日日新”。在全面深融的格局下,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江津融媒人,秉承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坚守内容为王、移动优先,内容生产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单维到多维,重塑着新闻业态和传播链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传播格局,全面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