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4 作者:庞国翔2023年09月18日
□ 庞国翔
读了著名作家曾维惠的新书《中师儿女》,有许多生活上和创作上的感悟。感悟最深的当数作家笔下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人物中的一些情节。
其实,这本书所写的生活,我们每个人知道,或者都看过,可以说当过乡镇教师的都经历过。津南山区的一所学校,虽然已经完成了普六或普九或正在进行扫尾工作,但办学条件还差,留不住城里的教师,几个十八九岁风华正茂的津师毕业生来到这里,虽充满激情,但有一点茫然,后来也曾想调走,但他们坚守了下来。在这后来两三年时间里,发生的故事及细节就由小说中的文字,慢慢铺展开来。
关键是这些山村教师的生活故事是细节化的。备课、上课、家访、背学生、教育学生、在宿室走廊上的小灶上生火煮饭、灯泡爆炸、帮家长挖红苕、制作苕粉等等。这些都有细腻的细节描述。我们可能知道或了解这些细节,但这是一种表象的熟悉,只有作家写起来了或别人说起来,我们才记起,才恍然大悟。所以,曾维惠对这些细节的描写是深刻而又充满情怀的。如果她没有这段铭心刻骨的经历,就不会有这段生活中细节的描述,若是虚构,也是苍白的和无血无肉的,这叫虚若无物。
小说中一些细节的描写真实而奇特。没有在山村工作过的人对这些细节是不知道的,或者是不相信的,但这又是真实的。在这群少年少女教师中,有一个叫李心雨的女教师,热爱写作,她没有方格稿笺写稿,乡场没有,区公所所属的场镇没有,只好用学生作文本草稿,并线装书一样装订,还要托人到城里去买稿笺,用客车顺托回来。这些细节今天也许有人不信,但我们信,并有同感。要知当时《重庆晚报》《重庆广播电视报》的稿费都用这种稿笺代替过。
曾维惠对山村校园生活的点滴不是熟不熟悉的问题,而是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对她而言是铭心刻骨、烙入心灵的事情。于是她对这些细节的写作,真实而深刻。不是表象的,她用感觉最为深刻者的身份,将校园里天天发生的大同小异的事情记录下来,就成为与众不同的令人感动的地方。不是说苦难之于写作是一笔财富么!其实,这就是《文学概论》上所说的: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生活中的细节是这些生活故事中的朵朵浪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沉下去,是如此的重要。
第二我谈作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刚分配到沙河小学的男教师代杰、女教师李心雨、龚安萍、江月(“我”作者本人)以及前期分去的梁师兄(梁兴盛)和后期分来的大学生老杜。他们在这里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后来代杰与文学爱好者李心雨恋爱结婚生子。梁师兄与龚安萍结婚,江月与老杜结婚生子。这些人物,形象非常生动,个性非常鲜明。在我的生活中,都能找到他们的原型,他们就在我的身边。在这本书中,我能读到江津我诸多文友、朋友、同事的影子。
曾维惠不愧是塑造人物的高手。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我”展开的。“我”就是书的江月,可以理解为本书的作者,这是一个小姑娘。其实,我左看右看,发现小说中真正的曾维惠不是小说中的江月,而是小说中后为代杰之妻的李心雨,因为李心雨正是一个特别喜欢读书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她是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还辅导学生投稿,自己也发表了许多文章,比如有到乡下邮局去取稿费的这些故事。她的一言一行,分明就是我熟悉的曾维惠,虽然对李心雨的着墨要少于江月,看起来没有平分笔墨,但作家做到了人物主次之分。
不过,作品中对江月的描述也有生活中曾维惠自已的影子。比如江月与老杜的恋爱到后来结婚,老杜特别爱好做好吃的伙食给江月吃。这个就应该是生活中的真实的作家曾维惠及其爱人的故事。一次曾听她调侃:她家里有一个李大厨,会弄伙食得很。
谈到人物,梁师兄这个人我不得不多说几句。这个人物最有个性、最有特色、最值歌颂,并且他是最有故事的。他前期毕业到沙河小学,修电器、背残废学生、帮家里干农活、帮学生,与龚安萍恋爱,后来龚安萍因跌倒早产逝世……梁师兄的故事多,其形象特别鲜明,对山区教育事业贡献也大。可能他现在都还在山区,因为他的父母就在这里。他也是津师儿女,但对他着墨少了一点。文中几个老师中,他是最值得人文关怀的,小说最后安排的津师同学会面少了他笔墨,是个遗憾。如我来设计这个人物,我就会将他设计为:他先是民师,就在沙河教书,因认真而又努力,后来考入了津师校,毕业又主动分回原地。这既会使故事更丰富、更有故事性、人物更复杂丰满,而且也符合史实,起到填补的作用。因为当时的乡镇,都有民办教师考入津师毕业分回来乡的。
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意思是,“我”的文学形象,是北方人的脸、南方人的嘴。文学形象是一个综合体。我看此书,亦有同感,此是曾维惠的高明之处。
第三想谈这部小说的结构。这部小说的结构非常完整。作者从四个津师毕业生分配到沙河小学教书时写起,写到二十多年后他们的子女都实习时,他们这几个津师生回到津师校见面聚会,从津师分配写到津师聚会,小说结束。结构完整且前后照应。
事实上,在江津人民庆祝第39个教师节之际、在江津所倡办的全国第一个中师陈列馆开馆三周年之际,江津作家曾维惠的《中师儿女》出版并在江津召开座谈会,这就更具有完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