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1 作者:唐德鑫2023年10月25日
通讯员 唐德鑫
西班牙的品种猪肉、越南的耗儿鱼、巴西的鸡爪……不久前,首班西部陆海新通道火锅食材进口班列载着200多吨进口优质食材,驶入江津区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
火锅食材进口班列的成功开行,是江津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人大代表活动站”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的成效之一。
建设特色家站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领域、功能布局、关键通道、产业发展等,建设了“基层治理人大代表活动站(鼎山)”“科技创新人大代表活动站(双福)”“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人大代表活动站(珞璜)”“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金色黄庄)”“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吴滩)”“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塘河)”6个特色人大代表活动站,遴选95名市区镇人大代表驻站,打造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和作用,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江津建设。
“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区委、区政府对活动站所在地区的发展定位和在服务发展全局中的使命责任,科学设置活动站的主要功能、活动形式。”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李丽莎介绍,“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人大代表活动站”立足江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目标任务,探索大通道上跨区域人大联动协同机制,围绕助推通道与产业协同发展、通道能级提升、通道功能完善等重点任务发挥作用。“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立足拓展川渝地区人大合作交流,健全完善跨省人大联动工作机制,提升跨省人大协同助力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的效果。“基层治理人大代表活动站”立足更加有效发挥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丰富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形式和途径,探索代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科技创新人大代表活动站”立足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的独特优势和辖区企业、高校的聚集条件,发挥代表在产业发展、助企纾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进和孵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2个“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建在江津区“金色黄庄”和聂帅故里吴滩两个乡村振兴示范地上,组织代表积极参与助推乡村“五大振兴”,为建好示范地、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代表力量。
定制运行模式
如何发挥好特色活动站的功能?“因地制宜建立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联系制度、活动制度,为每个活动站定制运行模式,提升驻站代表履职实效是关键。”李丽莎表示。
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人大代表活动站”和“科技创新人大代表活动站”为例,创新联系服务机制,突出联系服务企业和高校,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28名驻站代表固定联系49家企业、高校和15位专家人才,搭建起“手牵手”联系平台,建立了月走访、季座谈、半年交流、年度总结的联系机制,畅通了线上线下对接渠道。为进一步提升联系服务的实效,活动站还定期安排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进站现场办公,助企、助校纾困。
“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则创新川渝人大联动机制,所在地江津区塘河镇与四川省合江县白鹿镇和石龙镇人大签署了《川渝毗邻镇人大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两地三镇人大联动协作常态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动监督和研讨交流等活动,助力协同发展。
位于鼎山街道的“基层治理人大代表活动站”,则创新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机制,采取“活动站+民情联络点”的“1+N”模式,织密代表群众联系网络,23名人大代表和635名民情信息员全部下沉小区民情联络点,亮码亮身份,联系更便捷高效。
而“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则创新助力重点项目工作机制,驻站代表发挥专业、行业优势,“一对一”联系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强化赛马比拼
火锅食材进口班列的成功开行,正是江津区人大常委会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人大代表活动站”,加强代表建议督办的结果。(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