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1 作者:廖洋 朱洪辛2023年10月30日
记者 廖洋 通讯员 朱洪辛
在科学城江津片区(双福工业园),有这样一批企业,它们块头不大,却独占行业鳌头;它们取道“窄而深”,突出“精而强”,紧盯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它们严谨细致,对品质执着追求,致力于打造自身产品的领先地位……
这些“小巨人”身手不凡,手持科技创新的“金刚钻”,掌握核心竞争力,用一个个拳头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成为推动全区乃至全市制造业由大奔强的生力军。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学城江津片区(双福工业园)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4家。
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有何“独门绝技”?又为何可以“招招致胜”?
专注深耕细作
企业发展见实效
在重庆创精温锻成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精温锻”)自动变速器整体结合齿精密成形数字化车间内,一台台数字显示屏上,车间当天需要完成的生产、计划排单看得一清二楚。
创精温锻成立于2002年,专业从事热精锻、温精锻、冷精锻、热温冷组合精锻工艺研究,提供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公司生产的变速器同步结合齿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从创办之初,公司就开始了解和对标国际标杆企业。”创精温锻副总经理苏涛回忆说,在当时,汽车变速器长期由外国品牌主导,精密成型零件是我国企业制造瓶颈之一。面对这一情况,公司下定决心进军这一市场。2008年6月,公司开发的“倒锥齿形径向冷挤压净成形方法及镶块式活动组合模具”诞生,这是国内首次开发出此类模具,有效推动了整个行业零件的轻量化和整体成形工艺。
“多年来,我们靠‘专注主业’,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地做好一件事,不断地研发投入,得以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谈及企业的发展史,苏涛侃侃而谈。目前,创精温锻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精锻结合齿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与大众、长城、比亚迪等大型企业开展长期深度合作,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创新引领
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
创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重庆标准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标公司”)董事长李林最有发言权。
紧固件量大面广,被称为“工业之米”。重标公司作为专业紧固件研发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各类高性能的紧固件、非标异型件。从濒临倒闭的半停产困难状态,到实现连续10年稳定增长,现在正向11年稳增长发起冲刺,重标公司这家老国企演绎了一个“脱胎换骨”的“神话”。
“科技创新是企业领先发展的动力,更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李林道出了企业蝶变的秘诀。2013年以来,重标公司紧盯紧固件发展方向和公司制造、工艺、技术“短板”,开展“技术基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六大方面的技术创新,在汽车、核电、风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紧固件配套领域均取得突破。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如今,重标公司已成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拥有市级技术中心和40多项专利,参与了多项紧固件行业国家标准修订。新产品开发每年保持在500个以上,研发投入R&D平均在3.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保持52%以上。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小巨人”在科学城江津片区(双福工业园)汇成创新“大森林”。
龙煜铜管的“非对称型铜管连续拉拔工艺”,将燃气热水器用精密异型铜管生产效率相比传统工艺提升了3倍以上,异型铜管成品率由70%提升到89.5%,填补了国内异型铜管不能连续拉伸的技术空白;亿隆涂料的主导产品“免闪干两涂一烘车厢用水性丙烯酸氨基烤漆”为国内首创,创新使用丙烯酸核壳高TG乳液与聚酯分散体混拼做底,填补了油转水不改线的空白……科学城江津片区(双福工业园)越来越多专精特新“小巨人”正向优发展、向大而行,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厚植沃土
培育扶持企业“茁壮成长”
走进重庆测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测威科技”)的展厅,现代感与科技感扑面而来。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