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山紫禁城”:揭开会龙庄神秘面纱

版次:04    作者:杨安迪 谢君 贺奎2023年11月03日

藏在深山密林中的会龙庄

会龙庄天井

会龙庄戏楼

会龙庄鸳鸯亭

星空下的会龙庄

庄园内的排水孔

庄园内雕梁画栋

在云贵高原大娄山北坡余脉,四面山如龙盘展延绵上千里,蜀道难,万重山,却阻隔不了人们在此留下传奇,“西南第一庄”——会龙庄便诞生于此。几百年的光阴飞逝,几经变幻,这座庄园却幸存下来,像一位忠于历史的说书人,用一件件实物向我们讲述一段不朽传奇和未解之谜。

莽莽密林里,怎会隐着一座如此规模的庄园?构成庄园主骨架的参天石柱从何而来?庄园内有多少“建筑机关”?纯夯土碉楼为何历经风雨仍屹立如初?最令人惊奇的是,会龙庄至今未出现枯水和积涝情况,它的排水体系隐藏着什么奥秘?海量雨水究竟流向何处?

会龙庄的前世今生,时空错位,虚实相间,其身份之谜、财富之谜、建造之谜,扑朔迷离。然而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穿过历史的烟云、时空的浩渺,让我们逐一探索其背后深藏的秘密。

“深山紫禁城”惊为天人

从空中俯瞰,青山掩映之下,黛瓦白墙、水墨长廊、凉亭天井,古色古香的会龙庄自成一派绝美风景。

打开大门一看,会龙庄又是一方独立的天地,16座院落、18个天井、202间房屋、308道门和899个窗户,将逝去的辉煌娓娓道来……

会龙庄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巍巍三重堂沿中轴线贯穿,戏台、花厅、绣楼等一应俱全,满园亭台楼阁皆是雕梁画栋、绘彩描金,处处透露出庄严肃穆和雄浑龙气,可谓藏在“深山里的紫禁城”。

据专家综合分析,会龙庄兴建年代最大的可能性为清中期嘉庆、道光年间。庄园建造者何来这惊人的财力?原因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由于渝黔滇商贸古道的贯通,使得这片通道曾经非常繁盛,才有了会龙庄往昔的辉煌。

建筑技艺巧夺天工

会龙庄的神秘,源于百年来都未曾解开的层层迷雾;会龙庄的卓绝,则在于建筑造诣的巧夺天工。

庄园以328根整石柱构成主骨架,其石料工艺及夯土墙质量远优于川渝地区同时代民居。其中,正堂的四根整石圆柱每根高达5.8米,重达1.2万斤,每根整石圆柱下面的柱础直径0.93米,仅小于故宫最大柱础3厘米,为目前全国范围内发现的民间最大柱础。

此外,庄园阶坝及阶梯大多采用整石石板、石阶建造,这些石质构件单件长近十米,重量大多在千斤至万斤之间。如此繁重浩大的工程,需要大规模开采石料几十年,在当年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其运输能力和建造技艺超乎想象。

防御设施暗藏玄机

这座庄园中,不仅有错综复杂的房间过道,还设有许多夹层暗道,便于防御和逃生。

鸳鸯亭下的拱桥,竟是防御设施的一部分。其桥体是空心构造,紧急情况下撬开活动石板藏身,里面空间足可容纳40人。更巧妙的是,水池两侧的人虽被桥亭遮断视线,却可通过水中倒影看清对方,正所谓“相对不相见,倩影水中见”。

而会龙庄最具标志性的防御设施,是一座修建于民国时期的5层碉楼。碉楼高38米,地基深10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高纯夯土墙体碉楼。其夯土墙体耐击强度堪比混凝土,历经80余年无裂口或变形,堪称世界建筑史和材料史上的奇迹。碉楼楼层间设有隐蔽夹层,每层设有漏斗状枪眼和遮蔽式小窗,能上下左右封锁周边要道,尽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排水体系堪比故宫

“天旱不枯,大雨不溢。”这句话描述的正是会龙庄强大的排水体系。

数百年来,无论旱涝,鸳鸯池水位恒久不变,且历经上百年无任何污垢淤积。无论多大降雨,庄园的所有天井都不会积水,其排水通畅度举世罕见。

是何原因保持这永续循环的天然平衡?据专家解释,其螺旋状排水管使水流在管内旋转,利用水流动力冲走管内渣滓,既可加快排水速度,又能增加污水自净能力,与故宫的排水管网手法如出一辙。但庄内雨水从何处排出,至今仍是一个待解的谜题。

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庄园中,种种神秘使会龙庄成为置身于浩瀚时空中一座充满传奇密码的庄园,但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人们对它神秘过往的探索从未停止。2018年,历时两年的会龙庄保护性修缮工作完成后,这座“西南第一庄”才惊艳现世。如今,它正以夺目的光芒迎接八方来客,向众人诉说着时光轮转与文化共融。它的新生,不仅点亮了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之路,更让巴渝优秀传统文化在此生生不息。

文/杨安迪 谢君 图/贺奎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