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2 作者:王笑伊 陆海银2024年08月16日
记者 王笑伊 陆海银
一色菜花十里黄,好风斜日送微香。阳春三月,永兴镇黄庄村的油菜花铺天盖地蔓延开来,宛如唯美的画作。在此美景下,江津区第九届“金色黄庄”菜花旅游文化节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齐聚永兴、共赏花海。
眼前这片金黄的花海,在每年下半年又是另一幅景象——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一茬茬火红的高粱连秆带穗被“吸入囊中”。如何从“花田”变成“粱田”?一地双收,是黄庄村村民的致富“秘籍”。为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金色黄庄)的驻站代表们积极探索出“上半年种油菜、下半年种高粱”的轮作方式,构建起“公司+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同时,与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订单式农业,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
黄庄村的高粱、油菜籽不愁销路正是驻站市人大代表、重庆江记酒庄董事长陶石泉的“杰作”。不仅如此,陶石泉还积极倡导与泸州、永川共建酿酒用糯米、红高粱产业带,目前江津区已建成1万亩。
一粒小小的红高粱,不仅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宝贝,也体现出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金色黄庄)及其驻站代表的使命担当。2023年,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金色黄庄)正式挂牌成立。建站以来,活动站围绕“三农”工作,立足人大职能,充分发挥驻站代表的行业、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绘就新图景。
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金色黄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站是6个特色代表活动站中唯一涉及3个镇6个村的活动站。目前,有驻站代表13名,主要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科技振兴开展工作,立足自身专长,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优势作用。
在黄庄村数字化无人农场里,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就能监控无人化农机设备在不同田块进行自主生产作业,真正实现了农业智能化。而在数字化无人农场的建设中,离不开驻站市人大代表杨栋群的努力。在项目建设初期,为了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问题,杨栋群召集相关单位,协调确定建设地块位置、用地规划调整、手续办理等具体问题,并通过统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补助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的方式筹集了建设资金1500万元,缓解了资金难题。
杨栋群的故事,只是驻站代表们积极履职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借助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金色黄庄)这一平台,驻站代表立足所在区域、行业优势,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出“排头兵”和“领头雁”作用。
区人大代表、副站长程吉良引进大佰熊农业公司建成1200亩有机蔬菜基地,并牵头完成金色黄庄和美乡村规划,黄庄片区由原4.2平方公里扩展为20.42平方公里。
区人大代表、驻站代表杨绍平走访调研农村饮水情况,协调水利、水厂解决了黄庄片区饮水管网老旧、水损严重的问题。
区人大代表、驻站代表卢权引进西南大学茶叶专家童教授入驻黄庄桥沟首席茶叶专家工作室,指导帮助发展集体经济,2023年,黄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76万元,位列全区第一,……
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践行初心。驻站代表们以实际行动为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地建设献计出力,带动第九届金色黄庄菜花节游客53余万人,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助力江津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活动站(金色黄庄)将锚定金色黄庄建为“乡村会客厅”的美好愿景,切实发挥好驻站代表的优势和作用,着力在代表活动上下功夫,深入示范片区村(组)、企业,跟踪重点项目建设,收集选民、企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组织驻站代表到其他特色人大代表活动站开展专题考察学习;开展意见建议收集座谈会,为年初区人代会做准备……通过代表走基层、访民情等方式,在助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