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张渝 邹孟倬2025年01月06日
◀郭文友为学生授课
▲灵蛇剪纸作品
▼百灵蛇送瑞赐福图局部
本报讯(记者 张渝 实习记者 邹孟倬)眼看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2025年蛇年,我们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1月3日,记者来到滨江四牌坊小学探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文友,看他如何以“非遗”剪纸“百灵蛇送瑞赐福图”迎接首个“非遗版”春节。
走进该校室内运动馆,映入眼帘的是地上铺展开的10余米长、约1米宽的卷轴,100多条各式各样的灵蛇跃然其上,有的盘绕成“福”字、有的双双“守护”在聚宝盆上、有的怀抱玉如意、有的身处花间或林中……为了迎接新春佳节,郭文友以“百灵蛇送瑞赐福图”为主题,创作了100余件灵蛇系列剪纸作品,剪出了浓浓喜庆氛围,剪出了温暖新春祝福。
“我从2024年11月就开始着手创作灵蛇系列剪纸作品,历时2个多月,终于顺利完成了。”郭文友说,他快75岁了,对于他来说,创作这样一组剪纸作品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虽然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迎新春剪纸,这次依旧是想圆满完成。为此,他不得不利用各种“碎片时间”,比如吃完早饭后有10多分钟的空闲、在学校上剪纸课的间隙,他总是争分夺秒地创作,晚上和周末更是常常“加班”。
剪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郭文友出身于江津区柏林镇的“剪纸世家”,从9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传统剪纸,是郭氏家族祖传的民间剪纸继承人,如今已剪纸2万多个种类。“在农历春节将至的时候,用剪纸的方式迎新春,是我们家祖祖辈辈的传统。”郭文友表示,做迎新春剪纸不为名不为钱,只想传承发展剪纸这门艺术,让大家在剪纸文化中感受“非遗”魅力。
郭文友不仅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他先后在柏林中学、田家炳中学、四牌坊小学、四牌坊尚融小学、滨江四牌坊小学开设剪纸课程,向中小学生传授剪纸技艺,让江津民间剪纸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后继有人。同时,还有很多美术老师、剪纸爱好者跟他学习,他的“得意门生”刘漆红也已成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本组图片由记者 张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