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振兴路 以汗水浇灌新希望

——中山镇白鹤村驻村工作队的乡村情缘

版次:02    作者:陈婷2025年06月06日

记者 陈婷

驻村更“驻心”,实干促振兴。两年来,中山镇白鹤村正悄然经历着一场蜕变:曾经旱季为水发愁的村民如今拧开龙头就有清泉奔涌;零散圈养的鸡群成了低收入群体增收的“庭院银行”;村民的农特产品从“深藏山野”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这一切变化,凝聚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心血与汗水,体现他们以坚定的信心、坚实的步伐带领群众推动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

急民所急 涓涓清流润民心

“以前家里自来水管里时常没有水,特别是干旱天气只能依靠政府送水吃,现在水龙头一开,清亮的水就来了,修建蓄水池后遇见干旱天气都不怕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近日,双峰寺村民胡永昌指着厨房崭新的水龙头,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2024年7月,白鹤村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导致短期缺水严重,特别是双峰寺沿线居民吃水更加困难。白鹤村驻村工作队在了解情况后,一方面积极向中山镇政府汇报,协调力量安排现场送水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马不停蹄走访调研,随即组织村民会议,迅速形成工作方案。最终集资修缮了龙井口老水井,可满足附近20多户居民饮水需要。

修缮废弃水井只是驻村工作队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为了从源头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驻村工作队联同村“两委”多次成功争取到资金20余万元,用于黑神庙水厂改造升级,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难、用水愁”问题。

授人以渔 庭院鸡舍变“金窝”

如何让村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驻村工作队瞄准了“庭院散养鸡”这个门槛低、见效快的项目。

在深入调研后,驻村工作队按照“建试点、再推广”的模式扶持发展庭院散养鸡。2024年年初,工作队精心挑选有劳动意愿的困难户4户作为先行试点,免费发放优质鸡苗300余只,并邀请区畜牧兽医发展中心畜禽专家和“土秀才”开展技术讲座5场次,从育雏防疫到科学喂养,手把手传授技术。现在白鹤村庭院散养鸡示范户已经有15家,以每户100只为一个单元计算,户均年增收可达到2.5万元。

如今,在白鹤村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白鹤村的“庭院经济”模式逐渐成熟,数十户村民户均增收显著,昔日的“方寸之地”真正变成了致富增收的“聚宝盆”。

聚力助农 消费帮扶助增收

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驻村工作队员个个化身“推销员”,创新思路开展消费帮扶。他们一方面精心参加各类展现会,邀请帮扶单位、爱心企业现场认购;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发布产品信息,组织“订单式”认购。

从2024年开始,驻村工作队打通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每月都会固定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现在村民生产的售散养土鸡、土鸡蛋、生态蔬菜、大米、红薯条粉等农产品基本不愁销路。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帮助老百姓开展消费帮扶活动80余次,累计销售金额52.6万元,受惠群众300余人。

“工作队是真干事、干实事的,他们来到我们村,是我们的福气!”这是村民们对白鹤村驻村工作队最朴素的评价。驻村岁月里,他们的足迹遍布白鹤村的田间地头和家家户户,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以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将党的关怀送到了百姓家门口,也送到了群众心坎上。

白鹤村的点滴变化,正是千万驻村干部在广袤乡村大地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生动缩影。他们以初心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答卷。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