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城市文脉 走进大江要津

江津区思政“津”课堂活动举行

版次:03    作者:陈婷2025年06月30日

同学们领略中华传统文化“诗书画”独特魅力 记者 陈婷 摄

本报讯(记者 陈婷 通讯员 甘露霞)6月26日,江津区委宣传部主办的“探寻城市文脉 走进大江要津”思政“津”课堂活动举行,通过沉浸式打卡,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家乡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思政教育从课堂讲授到场景体验的跨越升级。

当天,150余名学生被分成3组,通过实地打卡,探寻江津博物馆、南京内学院旧址、江公享堂等江津文化地标,了解江津历史文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教育。

在江津博物馆,同学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依次走进“远古记忆、汉唐古城、长江要津、变革新生”四大展厅,参观了灰千岩壁画复原图、汉代石棺、江津老城区复原模型……了解了家乡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江津白沙很不错,历史名人硬是多……”在南京内学院旧址,依托《江畔星芒——江津历史名人展》的丰富内容,通过“讲解+金钱板表演+互动”的沉浸式教学方式,在这处承载着历史文脉的历史建筑中,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江津历史名人的卓越成就以及新时代新江津的精彩蝶变。

“通过今天的参观,认识很多江津名人,感受到他们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我要把故事写进日记里。历史不是课本里铅字,是前辈们一一递过的火炬,等待我们接过,跑向更远的远方。”四牌坊小学三年级九班学生周子涵说。

在明代工部尚书江渊故居江公享堂,讲解员为同学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江渊的故事,把大家带进了明代“土木堡之变”京城保卫战的历史现场。江公享堂也是江津诗书画院的驻地,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了解了毛笔书法的知识,领略中华传统文化“诗书画”的独特魅力。

参观结束,同学们依依不舍,大家纷纷表示,这堂思政课特别有意义,让他们在行走、切身体验中感受了江津厚重的历史文化,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加强思政教育,持续深化思政“津”课堂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