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廖洋 刘晓兵2025年07月21日
本报讯(记者 廖洋 通讯员 刘晓兵)7月20日9时,面对持续强降雨考验,市委总值班室通过视联网实时调度江津区,重点询问降雨强度、河流水位、道路受损及群众转移进展……区治理中心作为“筑牢”防汛安全网的“实战枢纽”,第一时间联合双福街道、中山镇、永兴镇等一线单位即时应答。实现5分钟内完成笋溪河、綦河等6条重点河流水位、12处地质灾害点监测数据上报,实时数据精准回传。
“了解到情况后,我们立刻进行分析,不仅将数据传输回相关市级单位,还将下一步核心指令进行精准下发到我区各部门和镇街。”区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强降雨持续加剧之际,为确保我区防汛工作纵向穿透调度“不停摆”,区治理中心启动战时响应机制,实时调度全区20余个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结合水文感知设备动态研判临河村镇水位上涨趋势,通过智能视频监控识别滨江路、低洼桥梁等区域36处群众逗留风险,确保无人员滞留危险区。期间,构建的“区治理中心-镇街基层治理智慧中心-村社网格员”三级24小时立体值班值守体系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处置道路塌方险情2起。
这只是我区通过三级贯通,利用数字赋能实战“全闭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津区以三级治理中心为基座,通过“市区联动即时化、风险管控动态化、指挥调度立体化”,在此次强降雨应对中实现响应效率提升50%、群众避险零伤亡。随着“四体系一能力”建设纵深推进,我区正加快打造从灾情预警到实战调度的超大城市防汛救灾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