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稿:一座城市的家国叙事与时代回响

版次:01    作者:黄艳 龙春梅 侯璨2025年10月10日

□ 黄艳 龙春梅 侯璨

“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区,乃长江要津之道,通达江海多便利,四面山水誉天下,人文荟萃贯古今。”依江而生、以江为名、因江而兴,江津人深知家与国通过这条黄金水道紧密相连,本地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这种地理上的“枢纽”意识,造就了大江之津的包容与豪迈,大爱之城的温情与坚韧,开阔了江津人开放包容、通济天下的胸襟。

江津人的家国情怀,源于地理枢纽的开放胸襟,成于烽火岁月的责任担当,并经一代代俊杰与百姓用生命和汗水书写,既是聂荣臻元帅“科技救国”的宏大家国梦,更是每一个江津人建设家乡、守护长江、传承文化的具体行动。当2025国庆与中秋双节相遇,我们不禁思考:江津人爱家爱乡爱国的传统,如何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焕发新的光彩?

家是江津人精神的原点。江津人对“家”的眷恋与守护,质朴而深沉。那被誉为“爱情天梯”的六千级石阶,诉说着一段跨越世俗、相守半世纪的旷世奇恋,它是平凡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极致诠释,也是江津人重视家庭、珍视情感的生动缩影。作为重庆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目前江津百岁老人已突破两百位,灵气氤氲的太公山上生活着举世罕见的百岁夫妻,厚德载物、尊老孝亲如同生生不息的江水代代相传。今天,江津人散落全球工作生活,他们带着家风传承的人文基因,将“家”的概念拓展为通济天下、四海为家的胸怀。(下转第三版)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