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4 作者:黎强2025年10月22日
□ 黎强
在千年名邑江津,民间美味早餐不可谓不多,豆花饭、包子、油条、皮蛋粥,不一而足,丰富多彩,满足着老百姓的舌尖味蕾。
在老城东门口,随着一碗“汤小面”的进驻与加持,这座小城便更加生动起来。走出家门口,就一眼可见那些赶早的人,被一碗面香唤醒,骑着电瓶车、摩托车、自行车,抑或开着私家车,蜂拥而至,让老街转角不足八平方米的店面挤得满当当的,打起涌堂,生意兴隆,热辣滚烫。
来自乡下农村的老板实在忙不过来,接一顾二招呼三,像转动着的螺陀。耳闻喊堂的接二连三报着“小面,少辣,加青!”“碗杂,起硬!”“肥肠,起软!”“牛肉,宽汤!”,但见店老板声声回应着,一边手脚麻利地丢面、起面,一边听着微信扫码的付款声,脸上虽然毫无表情,但从看似忙乱却井然有序的出面手艺和速度上,店老板愉悦的心情是一目了然的。单是食客的要求从没有落下这一点,就是店老板很是了得的功夫,一般人恐怕是要被整晕的。
店堂实在窄小,闻香而来、逐味而到的食客却络绎不绝,排着队,眼睛却扫视着店里空出来的位置,生怕自己慢了半拍就失去座位。店里人挨人,头碰头,回荡着食客撮面“呼呼呼”“滋滋滋”的声音,还有早就听得习以为常的饱嗝声。相互熟悉的食客礼貌有加,争着抢着付钱,之后道声“慢慢吃”,转身就融入到匆匆忙忙赶早上班的人潮车流中去了。
食客们冲着一碗面香而来,也就不太讲究吃的方式了,只要一气呵成、风卷残云般吃下这心心念念的二两面,便是开启了一天的活力密码。看到店老板、店小二忙得不亦乐乎,食客们只好自己动手,顺手端出小店的大小塑料凳子,配搭成餐桌餐椅,在店门口摆开,把一碗面吃得非常满足,无比惬意。吃得面碗见底,还未起身离凳,待位的食客便抢先一步靠过来。只好离凳,让等待的食客落座。
于是乎,“街边面”“板凳面”的叫法在这座不大的老城传开去了。城管的兄弟们心里明白经营面馆的不容易,更晓得这些赶早的人与一碗面的见面之缘,便将人性执法与喷香小面在清早时光合二为一,也算是为市井烟火气平添了更温暖可亲的味道,超过了店老板精心制作的各种各样的佐料味道的总和。
一碗小面,就这样唤醒了赶早的人们,吃出精气神,吃出活力派,与老城一起迎接着一个美好的日子。而那碗面香,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成为了老城新的美食符号,被现代感节奏激发的时光,一下子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