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2 作者:周维旭2023年01月29日
□ 周维旭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土特产”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农特产品或加工产品,一头连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头连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笔者认为,做好“土特产”文章要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念好“三字经”。
念好“土”字经,因地制宜找路子。“土”不是指无包装、无品牌、无标准,披头散发进市场的形象“土”,而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文章。立足“土”,就是要用好乡土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找路子”,通过创意赋能农产品,提升“土特产”品质品位,努力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将“土特产”梳妆打扮成为充满乡土气息、乡愁韵味的精美产品,真正实现“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念好“特”字经,人无我有育牌子。“土特产”同质化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体现“特”,就是要突出地域特点,树立品牌意识,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在品牌上追求“限量版”。政府、企业、农户各方都应拓宽视野,充分挖掘当地独一无二的独特生态、文化资源、地方风情,找准自身特色,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在打造高品质有口碑有名气的特色产业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擦亮招牌,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
念好“产”字经,融合发展延链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业全产业链升值,“一”是基础,“二”是要害,“三”是堵点。形成“产”,就是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加强农产品分级、包装、仓储、物流、营销,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形成产业、形成集群、形成产业共同体,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越来越多“金土货”走出深山老林,走向四面八方。要通过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方式,让各类主体和广大农民参与其中,让越来越多农民在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中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