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1 作者:周杭2024年09月18日
记者 周杭 通讯员 万勰
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是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财产,群众办理相应权证怎样更方便?昨日,记者从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房登记工作,实现就近能办、专窗专办、即来即办,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摸清底数 窗口延伸到镇
今年5月,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通过走访居民、现场调研和集中座谈等方式,分7个片区对全域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深入调研。
“申请资料质量不高、办件流转周期长……”在对调研结果反复分析研讨后,结合部分权限下放试点镇街的办理情况,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落实“三举措”打通“农房办证最后一公里”。一是下放权限,将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办理的权限全面下放至全区30个镇街规划自然资源所;二是完善设施,投入20余万元对各镇街所权证专用打印设备、智能服务终端等进行配置及升级;三是建立专窗,在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或规划自然资源所办公室设立农村不动产登记专项窗口,确保群众即来即办。
7月起,办事群众不再到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递交资料或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办理所有流程均在属地规划自然资源所完成,真正实现“农房登记办证不出镇”,大幅节约了群众的办事成本。权限全面下放至今,全区各属地规划自然资源所已办理农村产权登记业务2089件。
精进业务 提升登记实力
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农房登记工作情况较复杂,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做好农房登记工作的前提。
为此,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一方面于今年8月组织全区镇街规划自然资源所农房登记人员,集中开展了农房登记业务知识学习,对农房登记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操作规范、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另一方面开展了全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登记业务内审工作,对办理过程中的现场查勘、公告查询、身份证明材料审查等环节逐一进行规范,全方位提升全区农房登记人员业务水平和登记质量。
主动作为 加强技术服务
为加速推进镇街农村不动产登记窗口建设,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集合了登记审核、信息技术方面的力量,下沉至各镇街规划自然资源所就地籍调查、系统维护、登记操作等方面对镇街所开展一对一的指导及交流,对坐标地址不准确、补全楼盘信息等实际问题进行了解决。同时引进专业队伍,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同步完善宅基地及房屋的数据信息,保障登记农房办理通道畅通。
下一步,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持续做好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切实保护农民财产权益,为实现自然资源不动产类别的全面统一登记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