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话江津》(二)

“联圣”钟云舫题《成都望江楼崇丽阁联》

版次:04    作者:2024年09月18日

龚联寿

成都崇丽阁,又名“望江楼”

(在成都东门外,薛涛井畔,时因避祸游此。)

上 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树香坟。对此茫茫,百端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 联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躍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金戈铁马,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散些闲恨闲愁;曲槛回栏,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余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专家解读

这副楹联是“联圣”钟云舫的长联代表作之一。自注因“避祸游此”而作。此联约创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时年47岁的钟云舫因诗联嘲讽贪官污吏被迫流落成都,撰成此《锦城江楼联》(或称《成都望江楼崇丽阁联》),“一时不胫而走,闻名遐迩”。

上下联共212字,比孙冉翁所题云南昆明大观楼联还多32字。上联表述地理环境、蜀地风物,吊古嗟今,将女诗人薛涛联系起来而生发感慨;下联则慨叹四川历史风云,感怀自身遭遇,表现了作者因避祸而有家难归的苦闷内心与彷徨不安情绪。全联借景抒情,气势恢宏,意境开阔,跌宕起伏,词意豪迈,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充分彰显了中华楹联国粹的独特魅力,是中国历代楹联的经典作品之一。(中国十大长联中,钟云舫长联占了三副,第一长联即其所题《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共1612字,此联位居第六长联。)

其门人郑埙注曰:振依千仞岗,濯足万里流。高视阔步,有独往独来於天地之慨。此大题目须大眼孔,放大光明。如椽大笔以状之,乃无馀恨耳。

此联原刻已佚,后由中国楹联学会首任会长魏传统将军补书。原联下端刻有小字,记此联始末云:清季,江津钟云舫先生以讦贪吏下狱,题此摅愤。为部院岑西林侦得,扬清激浊,公道获申。刻联悬江楼,益为众所传诵。木朽矣,特为重镌,使后贤知有此掌故焉。庚申清明知希记。

解读专家:

龚联寿,中国著名楹联学者,南昌大学教授。编著有《中华对联大典》《联话丛编》,《江西对联集成》执行主编,首届梁章钜奖获得者之一,江西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