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4 作者:江波2024年11月01日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珞璜港 通讯员 谭文奇 摄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作业 通讯员 贺志付 摄
耐世特数字化生产车间
威马农机产品远销海外
武骏光能年产8GW光伏封装材料及制品项目
渝丰线缆生产车间
千帆竞发,唯改革者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宏伟蓝图,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之路,任重道远。今年,区经济信息委以革故鼎新的勇气、只争朝夕的锐气,锚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用力度、广度、深度,挺起工业高质量发展脊梁,推动江津工业高质量发展。
有力度 “集聚集中”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秋收时节,行在江津广袤田野上,大型农机纵横驰骋,小型农机爬坡越山,身手灵活。各类农机同台竞技,为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津,既是农业大区,又是工业强区。作为重庆首个山地丘陵智慧农机特色产业基地,当前,江津集聚农机装备产业链企业100余家,去年农机装备产业产值超90亿元,微耕机年产量超50万台,约占全国的16.7%,出口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去年全国首个山地丘陵农机智造产业园落户于此。
目前,全区机装备、低空经济等N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逐步壮大,产值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1%、16.7%。全区先进制造业集聚效应持续强化。
这不是个例。随着产业发展“集聚集中”,今年1至8月,全区“3+3+N”现代产业集群共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37.1亿元,产业集聚度达到98.4%,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消费品、新能源及新型储能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竞争力显著提高,润通科技、重庆齿轮箱、江增船舶、重庆水轮机等企业入选重庆市制造业领军企业名单。
亮点远不止于此。今年以来,全区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及新型储能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能级实现跃升,龙煜精密铜管入选全市制造业领军企业,智笃新材料入选全市制造业链核企业。
有广度 “融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动力
入选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这是我区工业成绩奠定的又一“国”字号招牌。
亮点之一在于,今年我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探索产融合作新模式新路径,创新设立并发放全国首笔“亩均英雄挂钩贷款”600万元,重庆胜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禹新材”),则成为首个“吃螃蟹”红利的企业。
胜禹新材是一家致力于精密剪切加工电镀锌薄板、热镀锌薄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型复合金属材料研发、制造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和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前段时间,企业面临订单激增、流动资金吃紧等问题,亟须融入低成本资金纾困解难。
了解具体情况后,区经济信息委“携手”华夏银行重庆分行,及时创设匹配了“亩均英雄挂钩贷款”这一创新金融产品,同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在5个工作日内便发放贷款600万元,实现了全国首笔“亩均英雄挂钩贷款”落地。
企业发展需要解决融资难。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区在改革中致力于“融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累计为企业提供各类贷款(授信)14.17亿元。目前,全区22个项目获市级工信专项、中小微资金2383.54万元资金支持,支持项目总数区县第三、渝西第一,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政银企合作不断强化,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兴业热情,有力推动了全区特色产业集群延链补链、项目落地投产。
有深度 “数智赋能”驱动升级向“新”力
数智赋能,能激发企业向“新”力,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重庆市传统工业大区,江津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稳居全市区县第1位。近年来,我区把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途径,用数智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实施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数字赋能,推动了传统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目前,我区鼓励企业开展普及数字化装备、推动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等改造,累计推动制造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485个,建设智能工厂13个、数字化车间81个,总量全市第二、区县第一。
数字赋能,汇聚了先进生产要素,加快了数字产业集群形成。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为例,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津片区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人才及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动团结湖数字经济产业园“核心载体”,致力于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数字经济聚集区。目前产业园引进50余个数字经济项目,引驻研发机构12家、数字技术服务机构15家。拥有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7所,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等各类高端人才上千人,进一步为发展工业提供了人才支撑。
数智赋能推动转型升级,还体现在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推进企业高端化发展。近年来,我区牢牢把握自身在全市“一主两辅多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体系中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打造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为江津未来发展的强劲增长极,精准定位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产业方向,着力发展冶金装备、通机装备、船舶装备、光伏装备、铜材料、物流及现代供应链6大产业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还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园中园”——重庆先进机电和物流产业园上下足功夫,打造先进机电装备聚集区、先进材料聚集区、产城融合发展区、产业拓展区和数字物流聚集区,构建“123”主导产业体系,并规划建设“一园两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对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无坦途,永远在路上。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一号工程”,着力推动存量企业挖潜增效、狠抓增量突破提升,不断促进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成长,为推动江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记者手记
工业是江津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工业强则江津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实现目标?就工业经济发展而言,答案之一在于深化改革,探索新的动力和路径,通过创新驱动、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等措施,为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扎实的产业基础、便捷的交通体系、完备的要素配套,我区无论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还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甚至数智赋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等改革方面,都做出可喜成绩,涌现大批“节能环保领军企业”、国家级“小巨人”等企业,为江津工业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改革之行永远在路上。当前,我们要继续立足实际,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改革,做到多项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做到改革有高度、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升级,为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本版图文除署名外由记者江波、通讯员周明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