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成渝古道江津段——

跨越千年回响与现代活力

版次:02    作者:袁孝椿、肖彦、彭兰锐2025年04月02日

游客漫步双龙老街

横街子古韵悠长

古大桥牢固如初

金樽湖户外设施齐全 记者 周邦宁 摄

古炮台见证曾经金戈铁马

游客打卡成渝古道

成渝古道与渝昆高铁、江泸北线高速形成“千年古道与世纪工程”的时空对话

步闲亭矗立山巅

蜿蜒盘旋的成渝古道

成渝古道江津段手绘示意图 姜春 作

一条成渝古道,半部巴蜀文明史。这条承载着巴蜀文明历史印记的纽带,曾是重庆与成都之间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丝绸、茶叶、瓷器与思想在此交汇,既为经济动脉,亦作军事要冲,更见证巴蜀文化在此交融。

作为成渝古道的精华,江津段自北宋兴盛,于明清繁荣,像一条蜿蜒千年的时光纽带,更是一部镌刻着历史沧桑的立体史诗。18公里的古道,北起圣泉街道双龙场,南抵缙云山红豆村,向北可至京城,向西可达成都,是成渝地区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厚重、生态最优美的一段古道,被誉为“成渝交通史上的活化石”。

如今,在圣泉街道精心修缮与保护下,青石板上的苔痕与渝昆高铁的列车共鸣,古村落的炊烟与露营帐篷的灯光交织,成为众多网友心中“一生必去打卡的徒步路线”,焕发出“古今交织”的生命力,书写着全新的传奇。

时光长廊

历史与人文的千年交响

丹崖绝壁藏文脉,青石苔痕印名贤。成渝古道江津段,是一条被历史浸润的“时光长廊”。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桥一寺,皆是巴蜀文明的活态见证。

从长江北岸出发,古迹星罗,文脉绵延。中渡码头的石板上,深浅不一的凹痕记录着挑夫负重前行的岁月。文峰塔遗址的石阶诉说着舟楫往来的盛景。从唐代的石佛寺到明清的栖清书院,每一处遗迹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基因。石佛寺的摩崖石刻与千年古树相映成趣,栖清书院的青砖黛瓦间仍可窥见“耕读传家”的遗风。

踏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双龙老街映入眼帘。兴盛于明代的双龙老街自古以来便是人流商品汇集之地,老茶馆里常有老人讲述“双龙场”因两山形似巨龙得名的传说。

举步未远便到了横街子,曾经这里汇聚了客栈、私塾、油坊、茶馆、酒肆,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宽大的石板路旁古树、古井、古墙静静地注视着时间的流淌,也定格了名人履迹、星河璀璨。

聂荣臻元帅、“两弹元勋”邓稼先、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冉钧等踏足于此,明代名臣江渊将古道沧桑凝练成诗,联圣钟云舫、白屋诗人吴芳吉在此汲取灵感。他们的足迹,让这条古道不仅是地理通道,更成为精神文化的传承之路。

山水画卷

自然与潮玩的诗意栖居

绿树青山藏秘境,一湖一亭揽人间。如果说历史文化是古道的筋骨,那么自然便是其灵动的血脉。

成渝古道江津段18公里的徒步线路,90%的植被覆盖率,四季流转间,山花、红叶、椒香、溪流交织成一幅“美丽生态路”的立体画卷。

野趣天成,四季皆景。春日的古道,杜鹃漫野,椒香扑鼻;盛夏的桥溪河畔,绿树成荫,溪水清凉;秋时红叶满径,古桥与稻田相映成趣;冬日的薄雾笼罩丹霞地貌,宛如水墨仙境。徒步其间,既可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又能体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旷达。

古道的诗意不止于怀旧之情、生态之美。

金樽湖畔投资近2000万元打造的休闲产业园,带来了潮玩新体验,已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湖畔营地提供露营帐篷、农耕体验、手作工坊,还可开展钓鱼、登山、铁人三项赛事。

沿湖畔登高,踏上半山腰的古炮台,仿佛让人回到金戈铁马古战场。登上山顶,2024年建成的步闲亭矗立山颠。亭高18.8米,可俯瞰江津全景,网友戏称“上帝视角一键开启”。更妙的是极目远眺可见渝昆高铁穿山而过,江泸北线高速横跨古道,形成“千年古道与世纪工程”的时空对话。

古风徒步与现代潮玩的混搭,让全家老小皆能找到乐趣——父母追溯历史,孩子奔跑嬉戏,情侣静享阳光,全年龄段都能在此找到“诗与远方”。

厚道传承

从古大桥到城郊游的共生之路

古道热肠传千载,活化新生续华章。成渝古道江津段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历史与风景,更在于贯穿古今的“厚道精神”——昔有乡民修桥补路,今有街道活化保护,让古道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据记载,三河村桥溪河上古大桥始建于北宋年间,后被洪水冲毁,河边村民推船摆渡,风里来雨里去,为来往行人提供方便。清光绪年间,当地村民出钱出力,建成长约50米单孔石拱桥,至今古大桥旁的石碑还有热心人捐资修桥的明细。古大桥青石历经百年仍光滑如初,连杂草都难以生长,唯有薄苔轻覆,印证着建造者的匠心。坚固牢靠的古大桥至今仍是两岸居民出行重要通道。

古道上的大桥见证了沿线居民的厚道。

走进新时代,厚道的圣泉人积极响应圣泉街道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文物遗迹的号召,深挖文化古迹线索,深入阐释文物价值,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弘扬好古道蕴含的文化内涵、时代价值。为了营造更好的环境,沿线居民把农家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在院坝里种上花草绿植,有的将小院打扮得五彩缤纷,有的在围墙上写上“成渝古道走一走,定能活到九十九”……

古道不古,未来已来。当前,圣泉街道充分发挥古道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禀赋,围绕沿线高品质的文旅“景点群”,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扎实推进城郊乡村振兴示范地建设,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让城市居民有了“假日桃源”。

成渝古道江津段,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序章。这里既有“逝者如斯夫”的慨叹,也有“高峡出平湖”的豪情;既能触摸千年文脉,又能体验现代野趣。或许,这正是古道的终极魅力——它不拒绝时代浪潮,而是以包容的姿态,让每一个行走其间的人,都能品味“老记忆”与展望“新生活”。

成渝古道江津段必去景点

双龙老街

双龙老街地处成渝古道江津段入口附近,是古时陆路兵家必争之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557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移风乡江百里,清初为杜市里二都驻地,清末为二手镇驻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双龙乡驻地,解散后成为双党乡二区区公所、双龙公社、圣泉乡驻地。江渊、钟云舫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此留下名篇佳作。老街的建筑风格多样,大部分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仿佛一条时光长廊,串联起不同时代的记忆。这里市井气息浓郁,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老式店铺鳞次栉比,理发店、杂货铺、茶馆……成为回味上世纪的“宝藏街区”。

步闲亭

位于圣泉街道三河村缙云山巅,海拔约555米,于2024年建成。亭高18.8米,共三层,占地面积66平方米,是三层六角亭覆盖绿色琉璃瓦,一亭多用,既可作为森林防火瞭望塔,也可以驻足观景。天气晴朗时,远可眺望江津全域,近可将江津几江半岛、滨江新城、双福新区尽收眼底。

步闲亭,取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展现了一代伟人不畏艰难、不惧风雨的坚定意志和洒脱旷达的胸襟。

古炮台

古炮台位于江津、璧山两区交界处的古道上,古炮台上一面的对联是“古炮台:山横古道通巴蜀,雾锁高台隐甲兵”,另一面是“金鼓坪:古道高台川渝屏障,长林旧垒津壁户门”。旁边的石壁上还有摩崖石刻,从左至右分别写着“砲台”“正堂张焕祚”“周绍瑚 刘宇春 周绍镐 刘汉仕 韩潮 冯世恩 监修 匠师周正癸 咸丰九年冬立”等字。其中,“砲台”二字为繁体,“砲”-“礟”:“兵器的一种。本是用来发射石弹的机械装置,后发展成为金属管状火器,用火药发射金属弹头,参见‘炮’”。“正堂”是“明清时期府、州、县的正职长官,相当于现代的县长或县长级别的官员”。

金樽湖

位于三河村,是总投资近2000万元重点打造的金樽湖休闲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以金樽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休闲带,在以生态环境打造为重点的同时,同步建设众多旅游景观以及儿童游乐设施,最终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目前金樽湖项目已建设完成,场地可开展铁人三项、钓鱼、登山等多种体育活动,同时成功引进重庆心宿二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入驻成立金樽湖·小派营地,营地设有滑梯、露营帐篷等。

古大桥

古大桥就是这条成渝古道江津段其中一部分,现在的古大桥为光绪年间重建,位于圣泉街道三河村桥溪河。全部由青石板组成,全长约50米,单孔石拱桥。

横街子

横街子位于成渝古道江津段入口前方。古时被称为横街院子,汇聚了客栈、私塾、油坊、茶馆、酒肆等。而今,横街院子虽已不在,但仍保留了一段约4米宽、200米长的石板步道。漫步在横街子,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几棵百年以上的黄桷树依旧郁郁葱葱,树下的古井清泉汩汩,斑驳的墙壁、雕花的窗棂、老式的木门,无不诉说着这条街的悠久历史。

成渝古道江津段最全攻略

近期,众多江津融媒“粉丝”在江津观察抖音号、江津融媒微信公众号、最江津App等平台留言咨询成渝古道江津段相关信息,记者搜集了热度最高的几个问题,采访圣泉街道负责人,进行一一作答。

问:成渝古道入口离城区有多远?

答:成渝古道入口位于圣泉街道双龙老街,距离市郊铁路江跳线圣泉寺站车程10分钟(步行约30分钟),江津万达广场10分钟,双福恒大酒店20分钟,江津客运中心15分钟,元帅广场20分钟。

问:成渝古道江津段落差是多少?

答:成渝古道江津段落差约300米,从圣泉街道双龙老街出发、途经双龙社区横街子、古大桥、三河村可达四川、贵州等地,江津段终点在缙云山三河村、红豆村交界,全长18公里,适合全年龄段人群游览。

问:入口附近哪里停车方便?

答:入口附近有停车位60个(三河村坝子和圣泉加油站旁)。

问:可以坐哪些公交车到入口?

答:市民从市郊铁路江跳线圣泉寺站出发可以乘坐206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圣泉加油站站下车(成渝古道入口对面),几江城区可以乘坐江津206路公交车到圣泉加油站站下车,双福片区可以乘坐江津301路公交车到圣泉加油站站下车。

问:沿线上厕所、买矿泉水方不方便?

答:沿线建有公共卫生间3个,标志标牌清晰。沿途有村民经营小卖部,可购买零食、矿泉水等。

问:古道沿线有没有就餐地点?

答:古道入口附近双龙老街和沿线有多个餐馆,市民如需就餐,建议提前拨打电话咨询。

蛮蛮麻麻鱼(双龙老街210号,主推菜品:麻麻鱼、各种家常菜),联系电话:18996264158。

曹胖娃家常菜(成渝古道斜对面,江津206公交车站旁,主推菜品:酸菜鱼、尖椒鸡、小龙虾、刨猪汤、耗儿鱼、麻辣鱼、豆花饭、红烧肥肠以及各种家常菜),联系电话:13452480211。

廖三餐馆(双龙老街210号,主推菜品:江湖菜、刨猪汤、土鸡、酸菜鱼、麻辣鱼、牛肉丝、腰花等),联系电话:13330212513。

顺才面馆(双龙老街农贸市场B幢1-3号,主推豆花饭,双龙赶集日上午半天售卖)。

漆姐面馆(双龙老街农贸市场C幢1-2号,主推豆花饭、蛋炒饭,逢双龙赶集日上午半天售卖)。

福庆餐馆(老街农贸市场二期工程A幢负1层5号,主推小面、家常菜)。

王姐烤全羊(圣泉街道圣泉街1号-2幢,主推菜品:烤全羊),联系电话:15826101288。

沿线就餐地点:

小派营地,电话:17323823741。

谢登灿农家乐,电话:15086649302。

军来顺农家乐,电话:13368305083。

共享农家乐,电话:13618209776。

五朵金花农家乐,电话:13983777093。

本版文字由袁孝椿、肖彦、彭兰锐提供    图片除署名外由袁孝椿提供

  • 01

  • 02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