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学校 夯实“五金”新基建 建设全国一流中职名校

版次:13    作者:周文凭、杨洪舒2025年01月13日

重庆工商学校行政办公楼(白屋文学院旧址)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商奎(前排右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前排右三),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光平(左一)到校调研

学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

重庆工商学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学生团队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组赛项金奖

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斩获2金3银1铜,全国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夺得金奖,全市“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摘得5金,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思想政治教育赛项荣获一等奖,给排水施工与运行专业团队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门课程获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024年,重庆工商学校紧紧围绕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全方位发力,金牌金奖、金师金匠接踵而来,实现了办学成果在全市中职的多个“第一”或“唯一”,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与提质赋能,充分彰显了办学治校能力和育人水平。

百年职教气韵,三十七载辉煌。近年来,重庆工商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围绕“137”工作思路,聚焦打造特色化“金专业”、创新精品化“金课程”、培塑高水平“金师资”、建设融合型“金基地”、开发多形态“金教材”,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重庆市“双优”中职学校等百余项殊荣,擦亮了“工商职教”品牌的底色与成色。

“金专业”服务区域产业升级

2024年12月,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七届全国珠宝玉石检测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暨首届江津玉文化周在学校圆满落幕。“学校之所以能承接这一全国性赛事,在于学校紧密围绕重庆打造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江津创建‘中国硒玉之城’产业发展布局,学校也希望承办全国性赛事,加强专业建设,为玉石产业人才培养、文创发展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撑。”学校党委书记刘友林谈道。同时,随着重庆全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学校主动服务全区“一枢纽三高地”建设目标,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先后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物联网技术等一批新兴专业,形成专业、产业、创新“三链衔接”体系,专产适配率达100%。

目前,学校已建成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全国示范性专业5个,重庆市优质专业6个、高水平专业(群)3个、重点特色(骨干、紧缺)专业12个,学校专业依托重庆工商职教集团,与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推动集团与园区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被教育部作为七大集团化办学模式向全国推广,充分彰显了专业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的助推力。

“金课程”融合创新提质增效

课程建设是“五金”新基建的关键基础,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校狠抓课程改革,实施“金课建设行动”,强化岗课赛证融通融合,在课程内容中及时融入“四新”技术,让课堂新起来、精起来、活起来。学校梯队式打造国、市、校三级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70余门。其中,《建筑工程测量》《保育员口语与沟通》等3门课程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等5门课程分别入选重庆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和一流核心课程(线下)。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进“课堂革命”和典型课例。“‘三融一体 多元协同’电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等3个项目入选市级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高含金量的课程自然产生了显著的教学成效。该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李奕臻同学表示:“我非常喜欢《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通过课程学习,我很好地掌握了图像处理、网站规划、网页设计等实用技能,为以后升学或自主创业都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该门课程还被推选参评全国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优质课程。

“金师资”淬炼技能卓越之师

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决赛场上,学校迎来“高光时刻”:由聂坤宇老师领衔的教学团队荣耀问鼎全国一等奖,取得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佳成绩。

荣誉桂冠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围绕“站得稳讲台、下得了车间、会教学科研、能参加竞赛”的培养导向,以机制创新、“三教”改革、竞赛锤炼、专业培训等为主要途径,锻造金师良匠、金牌团队。近年来,学校依据“一划三训三赛”培养机制,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青蓝工程结队培训、班主任育人能力培训、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比赛”三大赛事。教师团队在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49金20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16金21银,位居全市中职学校榜首。建成8个现代产业导师工作室、8个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8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4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教师获教学成果奖市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国家级奖5项,立(结)项市级以上重点规划课题26项,培塑了一大批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技能大师等“顶梁柱”“领头雁”。其中,给排水施工与运行专业团队获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金基地”产教融合共享共建

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全国工业互联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教联合体……最近几年,学校先后牵头或主要参与了11个联合性的职业教育协作团体,协同打造“产教衔接、虚实一体、共享开放”的金基地。通过实施“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双基地”“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市级、国家级项目,与华中数控、大金空调、华为等知名企业共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训基地、重庆市中职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方向)公共实训基地等。2024年,学校又新建成投用以智能制造加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机电控制三大中心为主体,集“产、学、研、训、赛、创”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该基地年提供生产性实训3.6万人次,开展员工技能培训2.2万人次,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6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1项,创造产值1200万元。

为了让“金基地”建设真正成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学校建成“助农”田间学院、“相勤”农机维修站、“智建”乡村设计服务中心;打造市级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平台,培养从事电子交易、供应链管理、网络营销、文创设计、物流等覆盖电商产业链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注入“人才活水”。学校获评重庆市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社区教育示范基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试点学校等荣誉。

“金教材”校企开发合作共赢

在重庆工商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学校与四川省智能终端产业联盟、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师范大学共同签署《教学资源开发合作协议》,推动学校优质教材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内容,强化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学校遵循“校企双元 多维开发”原则,组建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职教专家、本土教师组成的教材开发团队,合作开发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工程实践案例等为载体,适于项目化、任务式、模块化教学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等新形态教材和特色教材47本,成功建设开发了8项虚拟仿真资源和21门专业题库。其中《装配式施工技术》《钎焊技术》等15本教材成果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既深度链接校企资源,又增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36金46银,杨天雄等12名学生获全国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大国工匠职教之星。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稳定满意率达95%,创业率达12%,学校被社会誉为“巧匠能工沃土,豪商巨贾摇篮”。

乘风而行、顺势而为。重庆工商学校将继续秉承“做精做优”的发展战略,以建成“全国领先、世界水准”的一流中职名校,全面绘就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亮丽新风景,努力以职业教育之为,助力全区及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百年名校更加辉煌壮丽的新篇章。

本版图文由周文凭、杨洪舒提供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