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14 作者:周杭、吴刚、付茂勇、谭雪梅、彭锦2025年01月13日
江南职业学校夹滩校区
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红岩精神”主题活动
召开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恳谈会
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
教师获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学校劳动教育经验在全国大会交流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回首2024年,江南职业学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区两级教委的指导下,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关键领域,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取得了具有江南辨识度的办学业绩,搭建起人人成才的“立交桥”,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生动实践中展现了江南职校风采。学校荣膺重庆市“双优计划”A类学校,终期验收获评“优秀”等次,荣获重庆市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
坚持党建统领办学治校,构建双融互促工作格局
2024年,江南职业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党建统领,将党建工作与业务、专业、项目融合,积极探索新时代职业学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完善“三重一大”议事制度和党支部联系机制,加强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建设,选派党委委员担任支部书记,履行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支部切实担当起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保证“三会一课”等理论学习和经常性思想教育制度落到实处,确保支部建设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党建与专业融合。将支部建在专业系上,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注重把既熟悉业务工作又热爱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选拔业务突出的党务干部担任支部副书记并兼任专业系主任,充分发挥出交叉任职干部优势,既从纵向配合支部书记抓好党建,又从横向压实专业系主体责任,实现党的领导在专业系的全覆盖。
坚持党建与项目融合。明确项目建设考核指标、考核内容、成果运用,围绕体系建设、提质培优计划、贯通培养项目等任务推行“揭榜制”,以党支部为主体遴选党员干部、业务骨干组建专班团队,“揭榜”签订责任书,营造“谁能干让谁上、谁干好做示范”的浓厚氛围,全面推动党支部间、党员间比学赶超、勇争前列。
2024年,江南职业学校党委作为全区教育系统唯一代表获评江津区“优秀红岩党员突击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获评“进校园”赛道唯一优秀宣讲报告,党的建设工作获区委考核为“好”等次,纪检监察工作被区纪委考核为“一等”,党建案例获评“重庆市职业院校党建思政优秀教育成果”。学校立项重庆市中小学党建专项重点课题,入选重庆市党建“双创”示范学校培育创建单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师生成长成才沃土
2024年,江南职业学校铸造良匠之师,拓宽成长渠道,注重培根铸魂,健全德技并修、身心双健育人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传承、思想道德教育各环节。
铸造良匠之师,促进专业成长显成效。教师主持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规划教材、教学资源库4项,创建市级教学创新团队、名班主任工作室、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4个,承担市级重大、重点课题6项,荣获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师类”比赛3金3银1铜(排名全市第三),参加教学设计、论文评选等获市级奖励61项,2名教师入选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库,4名教师入选重庆市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超90%。
拓宽成长渠道,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围绕重庆市“33618”和江津区“3+3+X”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体系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建立起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撤并、淘汰、优化布局专业13个,开设“3+4”本科、“五年制”“三二分段”贯通培养专业19个,学校成为重庆市2024年职业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揭榜挂帅“三二分段”项目牵头学校。学生参加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7金8银7铜(排名全市第三),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2枚银牌,12名学生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职教高考本专科升学率97.2%,毕业生知名企业稳定满意率达95%。
注重培根铸魂,实现德育建设结硕果。学生参加重庆市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获3个一等奖,“渝创渝新”创新创业大赛1金2铜;参加“少年向上 传承红岩精神 争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读书活动7个一等奖,排名全市第一;参加重庆市青少年科普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获奖率全市第一。4个案例入选重庆市“大思政课”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学校获评重庆市立德树人特色项目实践研究基地、江津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完善产教融合协同机制,校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
2024年,江南职业学校践行“建专业、办实体、塑品牌”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双元共育协作机制,培养适应区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共建基地。引进重庆沪松科技、京东乾石科技等3家企业共建开展实习实训、员工培训、工艺改进、技术研发,协同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金基地”建设经验作为全市唯一中职学校在第五届西部职教论坛交流推广。
互聘师资畅通渠道。落实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派遣教师寒暑假全员到企业实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实施产业导师特聘制,通过柔性引进、全职引进、长短期聘用等方式,吸引企业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校兼职任教、参与项目、指导实践等,构建起校企双向流动、互相兼职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先后引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饶波、龙渝、蹇宏等高技能人才,主持创建“李宪洪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技术创新中心、教学科研基地5个,联合开发实用新型专利37项,发明专利9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职业教育装备1项,25名师生获评重庆英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技术能手、巴渝青年技能之星、津工精匠等荣誉称号。学校成为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学校、重庆市先进材料产教联合体理事单位。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服务区域发展勇担使命
2024年,江南职业学校主动探路、勇于改革,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基础好、条件好”向“服务好、支撑好”转变。
深化职教协作,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携手四川荥经职高、江阳职高、美姑职教中心等开展互访互鉴、师资互派、专业共建、赛会交流等,举办成渝协作暑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带动周边6所职业学校提升发展能级。师生荣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能大赛3个一等奖,“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优秀论文遴选获一等奖2项,2个案例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成果典型案例,4个典型案例、6篇论文入选2024年重庆市“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典型案例和优秀论文。
促进职普融通,搭建劳动教育大平台。牵头建设江津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开设田间课堂27个、劳动实践项目80个,开发劳动教育课程85门,年承接校内外5万余名中小学生“劳动周”耕读体验,开发区域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和评价系统,获评江津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基地,研制劳动教育清单被教育部采用并在全国大会交流经验。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征程期待新成绩。2025年,江南职业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做精做优”品牌战略,抢抓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战略机遇,加强“五金”建设,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全面构筑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和劳动教育融合发展,力争建成全国示范劳动教育基地,努力打造重庆领先、全国一流、世界水准的优质中职学校,为国家职教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版图文由周杭、吴刚、付茂勇、谭雪梅、彭锦提供